卻說李淵和李世民聽說徐茂公來到李府門前,遂率領二十多個士兵將其圍住,並問李世民是不是此人,李世民確認。李淵見徐茂公十分從容,便說道:“好大膽的徐茂公,竟敢獨闖我唐王府。你難道不想活了嗎?”徐茂公道:“無量天尊。貧道此番前來是想問問李二公子對貧道所言考慮的如何呀。”李世民道:“你說的話我已記下,但我是大隋的忠臣,豈能做出對不起我大隋之事。”徐茂公道:“李二公子不愧是明人。對上而忠,對友而義。這便是忠義。”李淵道:“好了徐茂公。你妖言惑眾,企圖陷害我李家,究竟是何用意?”徐茂公歎了一息,道:“難道唐國公真的看不出來嗎?如今朝廷人心不二,奸臣掌握朝政,隋文帝楊堅還被蒙在鼓裏。如果貧道所料不錯,唐國公也是被楊堅趕出來的吧。”李淵向徐茂公訴說了被趕出長安的事情。徐茂公笑道:“隋文帝固然是一個昏君,但有一個人正在琢磨著他的皇位,想殺掉他。”李淵大驚,問是何人。徐茂公道:“正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次子晉王楊廣。”李淵大怒,道:“你怎敢說出此等話來?”徐茂公道:“貧道說的都是實情。至於唐國公相不相信,就不關貧道的事了。”李淵大怒,欲拔劍殺了徐茂公。李世民卻止住,道:“父親,我看徐茂公所言也不無道理。不如先將他押入大牢。等來日再審。”李淵從其言,遂將徐茂公押入大牢之中。
次日,李世民在院中碰見有仆役端著一碗飯,李世民問道:“你去哪兒?”仆役道:“唐國公叫我去給牢中的道士送飯。”李世民拿著那碗飯,說道:“你回去吧,由我去就行了。”遂李世民端著飯去大牢。
李世民見徐茂公正在閉目修神,遂沒有打擾。在牢門外等了片刻。忽聽徐茂公閉著眼說道:“李二公子來為何不打招呼啊?”李世民道:“方才見道師正在閉目養神,所以不敢打擾。”徐茂公笑道:“我隻不過是一個囚犯,何談不敢?”李世民命人打開牢門,將拿碗飯放在徐茂公麵前,說道:“這是我父親特意命人送來的。”徐茂公道:“難道唐國公有回轉之心?”李世民道:“我爹有沒有回轉之心我不知道。但是從我兩次見到道師,和道師所說的話中不難看出,道師是一位經天緯地之才。”徐茂公道:“看來二公子對貧道說的話有所憂慮。”李世民讚道:“道師真乃神人也。不錯,我確實對道師的話有所憂慮。”徐茂公搖了搖頭,李世民問其故,徐茂公道:“隻可惜呀,你有此心並不代表唐國公亦有此心。”李世民道:“現今朝廷奸臣當道,忠臣受辱。照此下去,大隋遲早是要覆滅的。”李世民問道:“不知道師有何良策?”徐茂公望了望四周,沒有人。便說道:“二公子,如今天下大亂,你李姓家族本效忠於大隋,卻被大隋反認為反賊。被貶到晉陽。難道二公子就沒想過……自立為王?”李世民大驚,但又覺得徐茂公的話甚有道理。李世民說道:“道師所言極是。隻是我父親一心效忠大隋。你讓他反了大隋,那比殺了他更難受。”徐茂公笑道:“這就要看李二公子你了。”李世民不解。
卻說楊廣將命金城,牛蓋二人將秦瓊發配北平府,現已經到晉陽。三人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離北平府還有幾百裏。三人走到一片樹林,一起歇息,金城道:“秦二哥,這裏離北平府還有六百多裏,咱們要走到什麼時候哇?”秦瓊道:“二位兄弟不要擔心。再苦再難,咱們不是也走過了一千多裏嗎,還在乎這六百多裏?”牛蓋道:“這楊廣殿下幹嘛要把秦二哥發配到這麼遠的地方啊?”秦瓊道:“他一定是有個什麼大陰謀,怕我會壞了他的事,所以才把我送到這麼遠的北平府去。”這時,從林中衝出來一群響馬將秦瓊三人圍住。秦瓊暗思:“這群響馬個個手持刀槍,看樣子是來搶劫的。”一個為首的響馬拿刀對著秦瓊,說道:“小子,把錢財和包袱留下,我就放你們一條生路。”秦瓊道:“各位綠林好漢。在下也是一位豪爽耿直之人。隻是在下有要事在身,還需敢上百裏的路程。這些銀兩是我們的路費,我們絕不能把它交出去。”為首的響馬道:“給臉不要臉。那我就不客氣了。”遂十幾個響馬手持凶器一擁而上,秦瓊空手應對那些響馬。金城和牛蓋拿著包袱閃在一邊,見秦瓊將那些響馬打得落花流水,低聲道:“秦二哥真乃神武也。”秦瓊將那些響馬打在地上之後,那為首的響馬亦衝上前來,秦瓊一腳將其踢在地上。正準備走,忽然從林中射出一支箭,秦瓊閃過。見四處無人,暗思:“此人竟能無聲無息地射出此箭,絕非等閑之輩呀。”叫道:“不知是哪位英雄好漢,請現身相見。在下若是有什麼得罪之處,還請諒解。”果然,從林中跳出一人,此人手持一柄劍,身背寶弓,向秦瓊刺去。秦瓊後退幾步,抓住那人持劍的手,那人有一腳將秦瓊踢著,秦瓊亦一拳將那人打去。二人各種其招。秦瓊轉過身來,看見那人的背影,好生熟悉,便問道:“不知這位兄台究竟是何人?怎麼在下覺得好生眼熟。”那人轉過身來,說道:“在下王伯當。”秦瓊大喜,遂與王伯當相認,敘起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