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隨著南方的開發,大批的糧食,可以由南方運往中原,甚至運往北方。
糧食的充足,商業的繁榮,使得洛陽的人口急劇增多,人口的增多,反過來又促進了洛陽的繁榮。
不僅僅是洛陽,整條大運河所經過的地區,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惠及。
漢末以來的經濟破壞,因大運河的修成,加速了經濟的恢複,其大楚的國力,愈加的蒸蒸日上。
除了大運河外,新設的陰州、遼州,以及瀛州,都在穩步的發展。
陰州方麵,草原上的漢人移民,已達到了五萬之眾,大片的土地開墾,一座座官屬的馬場被建成,源源不斷的為大楚軍隊,供給著優良的馬匹。
陰山一線,數座關隘也被修成,一道新的鋼鐵長城,拱衛起了大楚的北疆。
建設之餘,陰州刺史太史慈,還不斷的發兵往漠北,征伐那些漠北的遊牧部落,搶奪他們的人口為奴隸,奪取他們的牛羊,以充實軍用。
整個大楚國,在顏良的帶動下,成為了一個洋溢著“擴張欲望”,極富有年輕活力的國家。
大楚國力的強盛,使顏良將他的目光,開始由東麵移向了西麵,移向了涼州以西,那廣闊的西域之地。
朝議,群臣皆聚。
“西域長史府,目前是誰人在擔職?”龍座上的顏良問道。
西域長史府,乃是大楚在西域的最高統治機構,其官署設在高昌壁中。
當年漢武帝擊敗匈奴後,重奪西域的控製權,便於高昌設長史府,作為官管西域諸國的機構,兩漢以來,皆是如此。
董卓之亂以後,漢廷衰落,對西域無轄管理,西域長史府名存實亡,西域諸國也趁機獨立,再不複向漢廷進貢。
當年顏良攻下涼州,掃來曹氏後,平著滅曹餘威,趁勢在高昌重新設立了長史府,以期恢複對西域諸國的統治。
不過,這些年來,顏良的重心一直在於滅漢,滅晉、滅鮮卑、高句麗和倭國方麵,長史府雖然設立,但卻沒有足夠的重視。
事實上,西域長史府對西域諸國也隻是名義上進行管理,這些年向朝廷進貢稱臣的西域諸國,也不過數國而已。
“啟稟陛下,眼下擔任西域長史府的,乃是安西將軍吳懿。”丞相龐統答道。
顏良微微點頭,又問道:“朕這些來對西域詢問甚少,久聞西域三十六國,不知有幾國向大楚稱臣,給朕進貢的?”
“回陛下,西域諸國,向咱們大楚稱臣納貢者,不過三國而已。”龐統道。
三國,西域三十六國,才有五國稱臣納貢!
顏良劍眉一凝,眼眸中一股殺機閃過,沉聲道:“朕威服天下,西域諸國竟然敢不臣服,他們莫非是想找死嗎?”
顏良微微發怒,群臣皆是肅然。
龐統道:“稟陛下,其實西域三十六國,到如今,隻存在不過三十餘國了,而且,這三十餘國趁著漢廷衰時,互相廝爭鬥,如今整個西域,可以說已被五國瓜分。”
“五國,哪五國?”顏良反倒是產生了興趣。
龐統遂將近年西域的狀況,向顏良詳細的報上。
原來,當年漢武帝開拓西域時,西域城邦有三十六國,西漢末年時,分裂成為五十五國,後又進一步分成一百餘國。
隨後,諸國開始逐步兼並,至漢末之時,趁著漢朝無暇管理,這種兼並達到了頂點。
現如今,整個西域隻餘下三十國,分屬五大政權。
其中,且末、小宛、精絕、樓蘭臣服於鄯善國;戎盧、渠勒、皮山、扜彌、屬於闐國;此二國乃西域南道上的兩大國。
西域北道上,尉犁、危須、山王歸屬於焉耆國際 姑墨、溫宿、尉頭則屬龜慈;楨中、莎車、西夜等國,則屬於疏勒。
“有意思,想不到,西域竟有如此變化。”顏良微微點頭,忽想起了什麼,問道:“司馬懿率部西逃,多半是逃往了西域諸國,卻不知他是逃往了這五國中的哪一國。”
“稟陛下,據臣麾下錦衣衛密探所偵察,司馬懿和他的部眾,並未逃往五大國,而是穿越五國,逃往了西域更西邊的波斯國。”
波斯帝國!
聽到這個字,顏良的腦海中,迅速的閃過了無數的概念,竟是頗有些吃驚。
波斯帝國,那可是雄踞中亞,可以與漢帝國,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的一大強國,若單論其地域之廣,甚至還超過了漢帝國。
顏良真沒想到,司馬懿逃得這般徹底,竟然是一口氣逃往了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