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的話讓顏良重新警覺起來,再次認真的思考這件事情。
確實,以諸葛亮的智謀,白白放走了幾萬百姓,若隻是為了給自己添麻煩,給自己甩包袱的話,似乎就太簡單了。
沉思片刻,顏良的眼前驀然一亮,“丞相的意思,莫非是想說諸葛亮會將自己的細作,混於百姓之人,一同放出城?”
“陛下聖明,臣正是這個意思。”龐統笑道。
原來是這樣啊。
如今鄴城被圍到水泄不通,劉備的細作滲透不進來,諸葛亮的求救消息也發不出去,諸葛亮現在最想做的,恐怕就是取得和劉備的聯係。
那麼,趁著放出百姓之際,把自己的細作混在百姓當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混出城去,豈不是最好的辦法。
顏良便想如果是換成了自己,定然也會這麼做。
“那丞相的意思呢,朕當如何應對?”顏良問道。
龐統思索再三,歎道:“不接收這些百姓,最多也就是失去個收取民心的機會,臣以為還是應當以圍困鄴城,斷絕其與劉備的聯係為重。”
龐統的意思,顯我是不讚成接收這幾萬百姓。
顏良沉吟半晌,卻冷笑一聲:“諸葛亮的小把戲,朕豈會怕了他,傳朕旨意,這幾萬百姓,朕收了就是。”
龐統一驚,忙道:“陛下慎重啊,臣隻怕這麼做,會讓諸葛亮的陰謀得逞啊。”
“無妨,朕自有應對之策。”顏良的嘴角,卻是掠起了一絲冷絕的詭笑。
龐統最了解顏良,見得顏良這般自信,便想他必然胸中妙招,當下便隻好按下狐疑,遵旨而去。
於是,龐統便代顏良答複漢使,準許諸葛亮放出城中數萬百姓。
兩天後的清晨,鄴城南門。
城門大開,吊橋吱呀呀的放下,成千上萬的漢國百姓,拖著幾乎凍僵,虛弱無力的身軀,扶老攜幼的緩緩出城。
而此時,正對麵門的一處圍壁,已是打開了一道壁門,準備放漢國百姓出圍。
城頭上,諸葛亮和曹仁並肩在冰牆上,俯視著下方,看著原屬己國的百姓,懷著恨意出城,去變成楚國的子民。
左右的那些士卒,看著那些離去的百姓,眼中不禁閃爍出羨慕的神色,仿佛嫉妒他們能逃出鄴城這座地獄般的牢籠。
諸葛亮的臉上,卻始終帶著一絲冷笑,那笑容中,滿是嘲諷之色。
“子孝啊,咱們的人都安排好了嗎?”諸葛亮搖著羽扇問道。
曹仁拱手道:“都安排好了,有五百人換上便裝,混在了出城的百姓隊伍當中。”
諸葛亮微微點頭,一副滿意的樣子。
“這五百人可忠心可靠嗎?”諸葛亮又問題。
曹仁道:“丞相放心吧,這五百人都是仁的嫡係部下,對仁極為忠誠,而且他們的安眷都在城中為人質,更不敢有異心。”
“很好,有這五百人暗中配合,本相就給顏良一個狠狠的教訓,讓他知道知道本相的手段。”諸葛亮語氣肅殺,滿臉的自信與得意。
曹仁也精神抖擻,以一種諷刺的目光,繼續看著城外。
數萬百姓陸續出城,幾個時辰後,這些被諸葛亮視為包袱的百姓,統統都被放出了城,鄴城的城門也隨之關閉。
這些百姓們個個臉色發青,身形瘦削,顯然是在寒冷和饑餓中,倍受了折磨。
穿越壁牆後,他們原以為楚軍會放他們就此離去,讓他們自生自滅,然而,楚軍卻把他們送入了一座營壘,聲稱將發給他賑濟的粥米。
消息傳來,這些百姓無不欣喜若狂,對楚軍是感激萬分,對顏良更是萬般讚頌恩德。
近午時分,一座座的大鍋在難民營中支起,白花花的粟米被倒入鍋中,不多時間,米香之氣便籠罩了整座難民營。
營中圍火而坐,享受難得的溫暖的難民們,一個個都舌根生津,兩眼放光,隻巴巴的等著吃一頓熱乎乎的飽飯。
大營東端的校台上,顏良駐馬而立,遠遠俯視著整座難民營。
“陛下到底有什麼妙招,現在可以告知臣了吧。”身邊的龐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真相。
顏良卻淡淡笑道:“丞相不必心急,誰是百姓,誰是諸葛亮的細作,很快就會見分曉。”
龐統隻好按下好奇,耐心的等著看顏良的手段。
不多時,米粥已熟,維護秩序的楚軍士卒們,則喝令著難民們排好隊,前去領粥吃。
難民們一擁而上,你爭我搶衝向幾十口大鍋,領起了粥吃。
衝在最前邊的幾百號人,先領到了滿滿一碗的香噴噴的米粥,趕緊抱著熱粥奔回火堆,張口便狼吞虎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