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戲耍劉璋(2 / 2)

張鬆性格傲慢,為人不羈,雖地處高位,但卻和法正一樣,得罪了不少人。

生性剛直古板的王累,自然便是其中之一。

今異變一生,心中早有存有懷疑的王累,立時便將矛頭指向了張鬆。

劉璋身形微微一震,看向張鬆的眼神中,似乎也生了疑心。

這時,張鬆卻冷笑道:“王從事,你的想象力可真是豐富,我若是想串通顏良,謀獻益州,今日還可能蠢到留在此間,等著被你誣陷,等著人頭落地嗎?”

一語反問,嗆得王累啞口無言,更是打消了劉璋的疑惑。

“永年,本府相信你的忠誠,隻是你一力保證顏良別無異心,可他為何又要攻打我軍,如今還打到了江州。”劉璋不懷疑張鬆,懷疑的是顏良的動機。

張鬆凝起眉頭,苦思半晌,方道:“屬下相信,顏大司馬忽然舉兵進攻,這其中必有什麼誤會,屬下願再去麵見顏大司馬,請他還我們一個公道。”

劉璋生性暗弱,手下雖有兵將十萬,但卻不敢跟顏良全麵開戰,心中仍是存有幾分僥幸,思來想去,便是允了張鬆所請。

“主公,屬下願同張永年一同出使,彼此間也好有個照應。”王累忙也請命。

雖然劉璋深信張鬆,但王累卻懷有深深猜忌,故要同行監視。

劉璋也沒想這麼深,當即便一口答應。

於是,當天,這二人便奉了劉璋之命,飛馬前往江州一線去見顏良。

與此同時,劉璋也做出了後手準備,一麵叫嚴顏堅守陽關,一麵叫葭萌關的張任暫緩對漢中的進攻,同時下令成都的諸軍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去援救江州。

……

江州,陽關以東十裏。

連綿數裏的顏營,擇險而立,無盡的旗幟漫山遍野。

中軍大帳內,顏良正與諸將商議著破關之計。

“陽關依山而建,易守而難攻,那老將嚴顏又頗有些統兵之能,我軍若然強攻,隻怕不易得手。依末將之見,可另尋小路,繞過陽關,直取其背後的江州城。”

自幼長於巴郡的甘寧,此間也算是他半個家鄉,他對這江州一帶的地形是非常了解,如何攻取江州,沒有人比他更有發言權。

法正卻道:“興霸小看了嚴顏這個人了,此人生性穩住,我料他必會防範我軍走小道抄其之後,欲下陽關,必需要力取才行。”

甘寧主張抄敵之後,而法正則主張硬取關城,一時之間,難以達成共識。

作為主將,顏良的心情這時候也有稍稍有點著急。

盡管從白帝城進兵以來,一路暢通無阻,但他也清楚這主要是因為蜀軍毫無防備的原因。

而這一路過來,他才見識到了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當真不是浪得虛名。而沿途所過那些兵力空虛的諸城,隻要駐紮個幾千兵馬,便將成為極難攻陷的堅城。

今在這江州,終於碰上了嚴顏這塊硬骨頭,顏良勢如破竹的攻勢,自然就此被擋住。

顏良就在想,倘若益州之主不似劉璋這般庸碌暗弱,哪怕換成劉表這類人物,憑著十萬之眾,再加上蜀道之險,無論是劉備還是他顏良,都要被擋在蜀川之外不可。

“蜀地險關重重,這一次的戰爭,孤以為還當用智為主,用力為輔,畢竟,咱們真正的大敵,乃是拿下漢中之後的曹操,把兵力都消耗在攻城拔寨上,並非明智之舉啊。”

強如顏良,劉璋根本就不配做他的對手,能與為敵者,曹操也。

話音方落之時,帳外周倉來報,言是劉璋的使者張鬆以及王累,自成都趕來相見。

聽得張鬆前來,顏良不禁精神一振。

先前他還在擔心,自己撕破臉皮,向劉璋發難後,張鬆會因此受到牽連受害。

今張鬆能以使者的名義前來,顏良便想這必是他的脫身之計,心中自是鬆了口氣。

但這個王累也跟著前來,卻讓人有點意外。

便在這時,一直沉默的龐統,嘴角掠起了一絲詭笑,“主公,此真天助我也,破陽關,取江州之計,統已想到了。”

此言一出,大帳之中,眾人精神皆為一振。

顏良就知道,此番伐蜀他帶龐統隨軍,絕沒有錯,今堅城當前,龐統果然已有妙計。

當下顏良便懷興奮,忙問龐統有何妙計。

龐統便將他的計策,諉諉的道理,在場眾人聽之,無不感歎龐智謀,縱使是法正,也連連點頭。

而此時的顏良,更是大為興奮,冷笑道:“軍師此計,當真妙極。很好,就傳那王累與永年進來相見,咱們就給他演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