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帝城乃巴東郡治所,曆史上是劉備夷陵兵敗後,才將此地改為永安。
此時,被調任巴東太守的黃權,正率四千蜀兵鎮守白帝城。
正如法正所說的那樣,黃權對顏良是深為猜疑,當顏良大軍還未過三峽時,白帝城中的細作便發回情報,言是白帝城內已是全麵的戒備,四千蜀兵嚴整以待,如臨大敵一般。
而當顏良在白帝城東十五裏下寨,安營已畢後,黃權也未盡地主之誼,並未派人前來慰問,而且大白天的,白帝城卻是四門緊閉,儼然如在防賊一般。
中軍大帳。
顏良站在帳門處,遠望著高聳在江邊的白帝城,不禁感慨道:“孝直,看來真如你所言,這個黃權防孤還防得真是緊,看來想要出其不意的拿下白帝城,隻怕是不易呀。”
法正卻笑道:“主公的大軍業已順利穿過三峽,還有什麼可擔心的。既來之,則安之,這白帝城也不急於一時拿下,徐徐圖之便是。”
“孤是想徐徐圖之,不過曹大丞相可不給孤時間,張魯那廝隻怕頂不住曹大丞相多久呀。”
熟知曆史的顏良,記得曆史上曹操滅張魯時,不過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效率是何其之快。
此時的顏良,可不能仿效曆史上的劉備,花了大把的時間收買人心,用三年的時間才拿下益州。
時間不等人,顏良在和曹操賽跑。
這時,龐統捋須一笑,淡淡道:“區區一座白帝城,豈能拖延太久,這樣吧,主公就下一道書,邀請那黃權前來會麵,看看這位蜀中名士怎麼應付。”
先禮後兵,這就是龐統的計策。
眼下顏良和劉璋名義上正在聯手,劉璋是主,顏良是客,今黃權作為巴東郡太守,不主動迎接顏良這個客人也就罷了。
今顏良這個客主,主動的設宴相請,黃權再若是不來的話,豈非顯得有些太過失禮。
於是,顏良便下了一道帖子,聲稱在軍中設宴,以感謝你黃太守的盛情召待,請黃太守大駕光臨一敘。
當天傍晚,一騎信使飛馬而去,去往白帝城將顏良的帖子送到。
天黑前,信使又飛馬而還,帶回了黃權的回信。
信中,黃權很恭敬的感謝了顏良的盛情相邀,但卻以身體不適為由,委婉的拒絕了顏良的邀請。
啪!
顏良將那封帛信拍在了案上,冷笑道:“孤親自寫信相邀,這個黃權都不給麵子,看來這白帝城是非強攻不可了。”
眼下三峽已運,蜀軍險要一失,單隻一座白帝城,顏良豈會放在眼裏。
這時,龐統卻道:“適才統暗中察看過白帝城的地形,此城依山而建,極是險要,倘若黃權果真有所準備,四千兵馬足以守個十幾天。那是劉璋幡然省悟,必發大軍來救,若是容大批蜀兵趕到白帝,那個時候,伐蜀的形勢便將於我們不利了。”
龐統不讚成強攻。
顏良何嚐不知強攻的壞處,但現在曹操已經向漢中下手,他要跟曹操搶時間,這個黃權又不吃軟的,就這麼耗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
這時,一直沉吟不語的法正,嘴角卻掠起了一絲詭笑,“主公,正倒是有一計,管叫那黃權不請自來。”
……
三天後。
夜色已深,此時的黃權,卻仍一身披甲,巡視白帝城頭。
十幾裏之外,就是顏良的四萬大軍,這四萬大軍,讓黃權無時無刻不感到如芒在背,令他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那個威震天下的顏良,率領著大軍進入他的郡內已有三天,三天以來,顏軍卻始終按兵不動,沒有半點打算北去上庸的跡象。
似乎,顏良打算賴在他的家門口,有不走的意思了。
顏軍這反常的跡象,愈發的讓黃權心中不安。
正自神思之際,忽見城頭火光照耀之下,一騎正向著東門飛奔而來。
黃權精神一緊,立刻提高了警覺。
卻見那一騎直抵城前,大叫道:“黃公衡在否,我乃法正,速速放我入城。”
這大半夜的,身為使者的法正,忽然單騎從顏營在來到白帝城,如此行徑,頓時讓黃權心中疑惑。
“原來是法孝直啊,你怎會深夜至此,莫非是有什麼要事嗎?”黃權不急著開城門,反是大聲問道。
城下的法正,一臉焦慮,大叫道:“事態緊急,公衡若再不放我入城,我益州便將大禍臨頭也!”
聽得此言,黃權的神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