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府之中,所有人的眼睛都因魯肅那一席話亮了。
眼下壽春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從下邳方麵再調的援軍,此刻還在路上。
而南麵,顏良的五萬大軍正浩浩蕩蕩的殺來,這個時候,還有什麼能比拖延顏良進攻的腳步,更能讓在場諸將感到一絲欣慰的。
周瑜的精神雖也一振,但表麵上卻一派沉靜,眼神之中甚至還有幾分不以為然,似乎不相信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魯肅卻能有什麼良策。
“子敬,你有何良策。”關羽卻頗為興奮,而且,同為江東舊臣,關羽待魯肅的態度,遠比對周瑜要和氣許多。
魯肅便捋須笑道:“一直以來,咱們都想得是如何擊退顏良的進攻,肅倒是以為,我們是陷入了思維的誤會,我們為何不換個想法,想想如何讓顏良主動撤兵呢。”
“主動撤兵?哼,子敬,虧你也想得出來,以顏良現在的實力,除非他暴病身亡,否則若非頭腦發昏了,又怎麼會主動撤兵。”
周瑜冷哼了一聲,對魯肅所言,表現出了相當的不屑。
很顯然,盡管周瑜現在名義上跟魯肅是同一戰線,但那也是迫於無奈,他心下裏對魯肅依然是充滿了敵意。
“周將軍,子敬話還沒說完,你何必一口否決,莫非周將軍你有更好的良策不成?”關羽麵露不悅,馬上以言語反諷。
如今魯肅歸降了劉備,又是關羽的謀士,周瑜諷刺魯肅,就等於在諷刺自己,正所謂“打狗還要看主公”,孤傲的關羽,自然不會允許。
周瑜被關羽嗆了一句,不好發作,隻好冷哼一聲:“好啊,那本督倒想聽聽,子敬你到底能有何奇謀。”
被周瑜連連諷刺,魯肅心裏不好受,但表麵上卻雲淡風輕,絲毫不以為然。
“其實也算不得奇謀,肅隻是在想,顏良方取江東未久,就移師淮南,其留在江東之兵,必然不多,既有如此破綻,我們何不善加利用一下。”魯肅語氣有幾分詭秘。
周瑜眉頭微微一動,似是猜到了魯肅的意思,馬上又表現出不屑。
“江東諸將死的死,降的降,顏賊還廢了私兵之製,江東豪強諸將,均再無私兵,子敬你想挑動江東人造顏良的反,他們手中無兵,又能掀起什麼波瀾。”
麵對周瑜的否定,魯肅淡淡笑道:“公瑾想錯了,江東豪強固然再無私兵,但公瑾不要忘了,三吳之地,尚有另一股力量可以一用。”
另一股力量?
周瑜狐疑片刻,眼眸陡然一動,“你的意思是,莫非想要煽動山越人造反不成?”
魯肅微微點頭,淡然的臉龐間,流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周瑜明白了,那眼神之中,對魯肅的諷刺少了幾分,卻添了些許認同。
山越人,的確是可以利用的一枚棋子。
山越人的組成其實很複雜,除了土著純種山越人之外,還有許多逃亡的奴婢,破產之後不願淪為流民的農民,以及一些在當地受豪門大姓打壓,逃入山中的次等豪強。
這些人逃往三吳的山區中,與越人聚居融合,久而久之,便成了現在的山越人。
多少年來,漢廷一直試圖把山越人變成國家的編戶,山越人則一直不肯臣服。
當初顏良曾經用重金,以及空頭支票的許諾,誘使山越人反叛,迫使孫權結束第一次的入侵荊州之戰。
現今,顏良雖是攻取了江東,但對山越人的政策上卻與孫權一樣,都是試圖讓山越人臣服,以充實自己的人口。
所以,在山越人看來,無論是顏良也好,孫權也罷,都是他們所要反抗的對象。
今顏良重兵皆在淮南,三吳地區留兵無多,這對山越人來說,倒確實是一個複起的機會。
周瑜的腦海中,思緒翻飛著,久居江東的他,對山越問題再了解不過,魯肅的這條計策,的確是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周將軍,本將不聞江東之事,也不清楚什麼山越人,你可曾經是江東的大都督,子敬的這條計策,你以為如何?”關羽問道。
沉默許久的周瑜,抬起頭來,不太情願的點頭道:“此計倒是可以試一試,不過還需一名得力的說客,帶著巨資潛入江東才行。”
周瑜認同了魯肅的計策,但對魯肅卻無絲毫讚詞,仿佛這計策跟魯肅一般。
這時,那闞澤站了出來,拱手道:“澤在江東為官時,曾與山越人打過多次交道,那些山越人對澤也頗有好感,澤願往江東一趟,必說服山越人起兵,把顏賊的後方攪個雞犬不寧。”
闞澤極富智謀,他這般一站出來,周瑜與魯肅俱是微微點頭。
當下,周瑜便允了闞澤之請,命他帶了巨金,化妝成為商人,繞道潛入江東。
與此同時,關羽則又從徐州調了五千兵馬,增援壽春,準備死守此城,跟顏良死磕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