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被困的弓腰姬(1 / 2)

三萬水軍順流直追,而張遼所率的一萬步軍,在收到顏良那進兵的命令後,當即盡率一萬步軍,渡江沿南岸而行,向著柴桑方向急進。

這一場血戰下來,孫權損失了近兩萬的水軍,戰艦折損更是多達五百餘艘,可謂是慘敗。

孫權和他的一萬敗兵,一路順流而退,顏良的大軍則尾隨於數裏之外,一直追至了柴桑江麵。

此時柴桑尚有孫瑜率領的一萬五千吳軍,但大部分的兵力都布署在了南麵幕阜山口一線,以應對黃忠和沙摩柯的進攻。

孫權因是敗得太倉促,根本來不及通知孫瑜,經過柴桑城時得不到接應,便不敢逃入城中,生恐被隨後而至的顏良大軍所圍困。

於是孫權幹脆棄了柴桑,繼續順流東逃,一口氣逃到了柴桑下遊的湖口要塞。

孫權可以過柴桑而不入,顏良卻不可以,為了防止被吳軍截斷江路,顏良便暫停了對孫權的追擊,三萬水軍登岸,直取柴桑城。

此時的孫瑜,方才得知了孫權兵敗,逃往湖口的消息。

驚恐的孫瑜心知柴桑無法再守,本打算棄城而去,隨著孫權一並東逃,卻不想顏軍來得太快,當他率軍抵達江岸時,顏軍已攻取了水寨。

無奈之下,孫瑜隻能率一萬多兵馬,倉促的逃往了柴桑城,閉門自守。

顏良的三萬大軍旋即趕到,迅速的完成了對柴桑城的包圍,而在幾天之後,張遼的一萬步軍,以及黃忠的一萬五千步軍,也相繼進抵柴桑。

總計五萬多的顏良水陸大軍,遂是將柴桑孤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

中軍大帳,眾將齊聚。

滿帳中,濃烈的勝利氣氛在彌漫,大帳內一片激昂。

帳簾掀起,巡視過柴桑城的顏良,昂首步入了軍帳中。

滿臉興奮的眾將,紛紛欣然見禮,個個都對顏良是充滿了敬意。

“孫權逃往了湖口,柴桑城已是一座孤城,諸位有什麼看法,盡可暢所欲言。”顏良笑著大聲道。

張遼先行出列,拱手道:“主公,吳人水軍大損,難以再在江上與我軍爭鋒,而這柴桑城乃扼守長江的咽喉之地,若不將其拿下,我軍便無法放心的東取揚州,末將以為,現下當集中兵力,全力將柴桑城攻下。”

張遼方罷,黃忠也道:“柴桑城乃新修未久,其城防遠不及舊城堅固,我軍若能從後方多調霹靂車等攻城利器,四麵圍攻之下,不出十日,末將相信必能破城。”

二將主張即刻攻城,其餘甘寧等諸將,也盡皆主張攻城。

這也難怪,樊口一役大勝的他們,士氣和信心已達到了頂點,又如何會將區區一座柴桑城放在眼裏。

激蕩的眾將當中,卻唯有呂蒙不語。

“子明,你怎麼看?”顏良笑問道。

呂蒙頓了一頓,緩緩道:“孫瑜此人頗有些用兵之能,況且城中還有一萬五千多名吳軍,末將對我軍能否攻下柴桑城,並沒有什麼懷疑,但想在短期之內就攻下,卻覺得不太可能。”

淩統也道:“子明所言不錯,孫瑜此人還是有些能耐的,咱們還不能因一場大勝,就生了輕敵之念。”

呂蒙和淩統乃是吳將出身,對於東吳諸將的底細自然是最有發言權,他二人這般一說,頓時便讓激蕩狂妄的諸將,稍稍冷靜了下來。

大帳內,一時安靜了下來。

一聲輕咳聲,打破了安靜,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看似有話要說。

“文和,你是怎麼想的,說說看。”顏良擺手問道。

賈詡輕捋著胡須,不緊不慢道:“老朽以為,柴桑自然是要攻下來,能夠盡快攻下來,自然是最好,就算不能速破,其實對我軍也是有利的。”

顏良心頭一動,隱約已有所推測,卻道:“此話怎講?”

“柴桑城一日不破,孫權無法放棄,勢必會不斷的調兵調糧,試圖援救被困的吳軍,如此,就等於在不斷的消耗吳人的實力。眼下孫權已是元氣大傷,若再為柴桑城損耗糧草兵馬,無異於雪上加霜,這豈非正是主公所樂見的。”

聽得賈詡之言,顏良微微點頭,深以為然。

照賈詡所說,顏良便可將柴桑城變成一座無底洞,逼得孫權不斷的把他殘存的實力,一點點的投進去,這對顏良下一步的下江東,自然有百利而無一害。

倘若孫權不肯為柴桑消耗實力,把孫瑜和他的一萬五千名士卒,徹底的拋棄,這對孫權的威望來說,更是嚴重的損失。

無論如何,圍攻柴桑,對於顏良來說,都是一件利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