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字的大旗,耀武揚威,疾衝而至。
巨型樓船上的孫權,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那麵巨型的“淩”字大旗。
那麵將旗幾乎是尋常旗幟的數倍,似乎顏軍生怕他看不到似的,故意做的如此巨大,以向孫權示威。
孫權一下子就怒了,罵道:“這個叛賊,還有臉出戰,傳令下去,命公覆老將軍立刻出擊,務必要將淩統這叛賊覆滅。”
令旗搖動,前軍處的黃蓋得到命令,迅速的命潘璋率一萬水軍出動,向著疾衝而來的淩統軍迎擊而上。
兩支艦隊,相對撲至,相距兩百餘步時,強弓硬弩率先發動。
“嗖嗖”的破空嗡響聲中,數不清的箭矢騰空而起,在天空中交織成一麵天羅地網,呼嘯著傾泄向對方艦船。
慘叫聲,墜水聲,叫喊聲,轉眼就響成一片。
箭矢擋不住疾衝的戰艦,兩軍箭矢互相的掃射當中,很快就撞擊在了一起。
鬥艦憑借著其高度和防護力,居於其中的弓弩手布列四周,無休止的向著敵艦放箭。
艨衝艦則仗著速度的優勢,穿插於亂軍之中,肆機接近敵方鬥艦,進行登艦肉搏。
雙方兩萬人的水軍,三四百艘的鬥艦,糾纏在大江中央,陷入了一場激烈的混戰當中。
盡管吳人擁有數艘樓船,在戰艦性能上占據著優勢,但淩統乃吳將出身,對於吳人的水戰戰術了如指掌,這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戰艦性能的不足。
況且,複仇心切的淩統,已是抱著必死的決心,這般不惜命的拚殺起來,激勵著他的士卒,奮不顧身的作戰,竟是與吳人戰了個平分秋色。
後軍觀戰的孫權,臉上的陰怒之色越來越重。
江上混戰已持續了半個時辰,順流漂下的屍體不計其數,己軍死傷的戰士,竟與顏軍不相上下,這讓孫權很是惱火。
他原還指望著黃蓋迅速的擊敗淩統,取下那叛賊的人頭獻給自己,但照目前這種情況來報,他的美好願望隻怕是難以實現。
“傳令下去,命公覆將前軍盡數上陣,一定要把淩統的人頭給我斬下。”
再難忍受,憤怒的孫權再下軍令。
這是,旁邊的陸遜忙勸道:“主公,顏良的前軍尚未全部投入戰鬥,此時就讓黃老將軍全軍出擊,是否有些早了。”
孫權卻冷哼一聲,傲然道:“那又如何,我就是要將顏良的戰船全軍引出交戰,免得他待會見形勢不妙,膽怯之下撤逃而去。”
孫權的用意也不無道理,倘若顏良見形勢不妙,率餘軍撤去,那此番決戰,孫權就依舊不能殲滅顏良的水軍主力。
而不能實現這個目標,他就依然無法順利的舉兵入侵荊州。
陸遜見狀,便也不好說什麼。
令旗很快將孫權的命令傳達下去,黃蓋見狀,便再無保留,親率著一萬餘軍,擂鼓而進,一舉殺入了戰團。
裏許之外,顏良卻神情淡若,很是輕鬆的欣賞著前方的混戰。
“主公,吳軍又有戰船投入戰鬥了。”眼尖的周倉,指著前方大叫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
顏良嘴角斜揚,掠過了一絲冷笑。
他以淩統和呂蒙作為交戰的先鋒,除了二人熟悉吳人作戰方式,且善於水戰之外,還有其他的用意。
那便是,他二人均乃孫權舊將。
孫權此人,表麵上看似胸襟寬廣,實際上最是記仇,想來他對淩統的背叛,必然是深恨不已,即使是他殺了淩氏全家也不解恨。
當孫權看到淩統反戈一擊,親自前來挑戰他的時,那碧眼兒不怒才怪。
臨陣交戰,用淩統來激怒孫權,這正是顏良所要的效果。
眼見孫權已放下了第二枚棋子,顏良便冷笑道:“碧眼兒落了子,咱們也不能坐視,傳令下去,命呂蒙軍也出擊。”
前軍共有兩萬人,呂蒙此時尚有一萬兵馬。
鬥艦上的呂蒙,很快就看到了顏良發出的進攻命令,那緊皺的眉頭,不禁凝得更深了一些。
淩統所率的一萬水軍,尚配備了不少的鬥艦,而呂蒙所率的水軍,鬥艦則少得可憐,隻能以艨衝艦為主。
這樣一支艦隊,即使投入到戰鬥,對於改變戰局能有多大的幫助,呂蒙實沒有多少把握。
何況,倘若兩軍一接戰,若交戰不利,想要再抽身撤退便是萬難。
呂蒙知道,今日這一戰,若是不勝,他的性命就要交待在這裏了。
盡管心存著忌憚,但呂蒙卻沒有任何猶豫,當即拔劍叫道:“全軍進攻,為主公血戰到底——”
令旗搖動,悲壯的戰鼓聲衝天而起,呂蒙率領著幾百艘以艨衝為主的戰艦,放開了速度,呼嘯著向著戰團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