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借著討袁為由,堂而皇之的把兵馬調往新野宛城一線,如此一來,襄陽方麵的兵馬一減,黃祖等人才可放心大膽的內鬥。
一番權衡後,顏良采納了徐庶的計策,將計就將,把大部分的兵馬調往了新野,甚至顏良本人也一同前往,而留守襄陽的兵力,隻餘下不到七千左右。
隨著時間的推移,好消息一個接一個而來。
糜芳離去後不久,徐州方麵,劉備果然借著袁紹的名義,開始向淮南重鎮壽春方麵用兵。
徐州兵馬一動,孫權那裏立刻就有了反應,原本打算再次西征荊州的孫權,不得不率軍由廬江郡北上,向淮南另一重鎮合肥進軍。
######
時已近冬,荊州已是半年未有戰事。
顏良的北上宛城,孫權的東征合肥,使得荊州兩麵的威脅一時盡解。
劉表似乎也從襄陽慘敗的陰影中緩過勁過,重整士卒,恢複實力的同時,也大擺下酒宴,以慶賀他的大壽。
這一日的江陵城,沉浸在一片喜氣輕鬆的氣氛中,全城的士民都在慶賀著他們偉大州牧的壽辰,也借著這個喜慶的日子,來放鬆長久以來緊繃的神經。
州府之中,更是一片喜氣。
大堂之中,酒氣衝天,其樂融融。
來自於荊州諸郡的文武官吏,能夠抽身前來祝壽的,則紛紛的向劉表敬上一杯壽酒,無法前來的,也派屬下帶了厚重的壽禮前來慶賀。
高坐上位的劉表,今日也是一臉的神采,蒼老的臉上,竟隱約有幾分紅光滿麵。
自己的身體正在康複,而在長子的建議下,他也壓住了那些對黃祖的猜忌之聲,維持住了荊州內部的穩定團結。
今秋各郡糧食皆喜獲豐收,三軍士氣正恢迅的恢複,士卒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長。
種種跡象表明,他統治下的荊州,已安然度過了襄陽失陷後最危機的關頭,正在朝著複蘇的方麵飛快前行。
各種好事,再加上今日的壽辰,劉表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焉能不高興之理。
正自興頭時,堂外忽有人入內,大聲道:“右將軍顏良為主公賀壽,特獻上親筆所繪字畫一幅以為賀禮。”
大堂之中,頓時陷入了沸騰。
“連這死敵顏良都來父親大人賀壽了,看來那匹夫已意識到咱們荊州的實力正在恢複,他顏良終究隻是一時得意,難以長久,如今也不得不低聲下氣來向父親獻禮。”
次子劉琮得意的說道。
眾人的心中,大多這樣想著,紛紛附合劉琮之詞。
而上位的劉表,驚訝之餘,臉上也不禁流露出幾分得意。
毫無疑問,顏良的獻禮,讓這位荊州之主更添了幾分麵子。
“顏良匹夫倒也知趣,竟然想到給劉夫賀壽,那就把他的字畫打開了看看吧,也讓諸位見識見識,這個匹夫怎麼學人賦庸風雅的。”
堂下眾人一片轟然,皆是附合著劉表,嘲笑顏良的粗鄙不知文。
兩名下人便在大堂之中,當著所有人的麵,將那幅畫卷緩緩的展將開來。
上位的劉表,一臉諷意向前看著,好似在等著看一個小孩的胡亂塗鴉,心裏正想著如何嘲諷一番。
當他看清那展開的帛紙上,畫的是什麼之時,那一臉的春風得意,陡然間煙銷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