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貪歡,蛟龍不知幾度玉門,久旱之田,也被幾場淋漓的大雨澆得泥濘不堪。
百戰得勝之餘,顏良那一腔的積蓄,也終於在“戰利品”上發泄一空。
顏良是個守信用的人,午後時分,顏良如約的放劉琮南去。
為了表示誠意,顏良還親自送劉琮出城,讓劉琮感到莫名其妙的是,顏良對他十分的熱情,儼然昨天幾乎要將他五馬分屍那件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而且,讓劉琮尷尬的是,顏良竟還攜著蔡玉,一同為劉琮送行。
“想必你們母子臨別也有些話要說,本將就先不打擾了。”
顏良很是貼心,撥馬退在了一邊。
母子二人抬起頭來,目光相遇的一刻,均是閃爍出尷尬之色,慌忙將目光移開,不敢正視彼此。
劉琮想起自己昨天那懦弱可恥之舉,心中對蔡玉就充滿了愧疚。
至於蔡玉,一想到劉琮知道自己昨晚,用身體換回了他的自由,就羞恥得無臉相見。
氣氛一時間變得頗為尷尬。
“琮兒,娘有件事,想要拜托於你。”蔡玉率先開了口。
劉琮忙拱手道:“母親大人有何事吩咐,兒自當全力以赴。”
蔡玉歎了一聲,幽幽道:“娘如今已不是清白之身,但娘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救你,望你回去之後,能向你父說明娘的苦衷,不至於誤會娘是那不知羞恥的女人,如此,娘這犧牲也就值了。”
聽得這番話,劉琮心裏極不是滋味,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卻隻得強作鎮定,歎道:“母親大人放心,兒自當向父親稟一切,母親大人的救命之恩,兒沒齒難忘,有朝一日,兒定要把母親從苦海中救出。”
說到後半句時,劉琮本能的壓低了聲音,幾乎如蚊音一般。
蔡玉這才鬆了口氣,欣慰道:“有你這句話,娘就寬心了,你趕緊走吧,以免生變。”
劉琮點了點,心中也巴不得早點從顏良的魔掌逃離,當下便欲告辭。
“煩請劉公子回去轉告令尊,隻要他願意,我顏良還將是他最忠實的盟友,有我顏良為他守著襄陽,抗住北麵袁家,他盡可放心的去對付江東孫氏。”
說這番話時,顏良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夠厚道。
劉琮心中鬱悶,但隻得陪著笑臉,連聲應諾。
幾番客套後,顏良這才放劉琮離去。
劉琮遂是十餘騎荊州俘卒的護送下,離開襄陽,一路南下。
自離開襄陽後,劉琮生恐顏良反悔,不敢稍有停歇,晝夜兼程的策馬狂奔。
日行三百裏,兩天之後,劉琮終於回到了江陵城。
作為荊州新的治所,此時的江陵城,依舊處在戰爭失敗的陰影當中。
城中到處在彌漫著失敗的情緒,很多士民都擔心,顏良會趁機南下,把戰火燒到長江遊域。
襄陽失陷,妻兒的淪陷,諸般刺激之下,剛剛退入江陵的劉表就臥病不起,隻能讓大兒子劉琦暫領州事,替他安撫人心,處置諸般要事。
而劉琮的突然回歸,便如一個意外的驚喜,讓整個江陵城的人心都振作了不少。
臥病在床的劉表,聞知幼子平安歸來,更是大喜過望,病情仿佛一下子好了不少,連鞋都不及穿戴,便是奔出內室去迎接自己兒子。
方自奔至大堂,便見一臉風塵的劉琮正邁步而入。
劉表欣喜若狂,幾步奔上前去將兒子擁住,喜極而泣,“琮兒啊,為父還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你,真沒想到,你竟然能平安回來。”
劉琮也是激動得淚流滿麵,兩父子抱在一起,又上演了一出重逢的感人戲碼,而且,比讓次跟長子劉琦重逢時還要煽情。
泣了半天,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劉表便攜著兒子入內坐下,詢問他是如何從襄陽逃出。
劉琮便稱自己是向顏良曉以利害,說服顏良放棄進攻江陵,決定重新與劉家和好,所以顏良才會放他回來。
“沒想到我兒身處險境,竟然如此泰然自若,果真是父虎無犬子也。”
劉表信了兒子的話,不禁嘖嘖稱奇。
一番誇讚後,劉表方才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蔡氏,便又憂心道:“你既從襄陽而歸,不知你母親現下境況如何?”
劉琮張口欲言,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父親若是知道,母親是為了讓我脫身,才委身給那禽獸,我今後還有何麵目見人,不行,這件事絕對不能讓人知道……”
思緒滾滾,轉眼間,劉琮已有了決意。
當下他搖頭一歎,咬著牙道:“兒當時也想帶母親一同回來,可是沒想到母親竟早與顏良私下串通,如今她竟是決意委身給顏良那廝,從此要與父親斷絕夫妻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