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現在的酒廠可不是從前,規模人員開銷都大,要是賣不出去就等著關門吧。

“不用擔心廖伯伯,這個價格賣出去不難。”

阮寧薇很清楚這個時代白酒的發展史,要在萬千家企業拚殺出來,靠的不單是酒的品質好,還需要知名度,她有信心脫穎而出。

“賺的這個差價,我打算一部分投入在廣告和市場的宣傳上。”

她把在路上寫的廣告宣傳詞給了廖誌國,上麵留有酒廠的電話。

“廖伯伯,按照這個廣告詞印刷,先在附近的城鎮發傳單,前期宣傳不是為了賣多少酒,而是讓大家耳熟能詳咱們的品牌,

之前參與促銷活動的人,挑一些穩妥的拿著酒做市場推廣,就是讓他們去全國各地的大城市做產品宣傳,酒廠報銷他們的路費,拉訂單成功的都有提成。”

酒廠不宣傳不行,最起碼得讓人知道有這款酒,打開知名度。

名氣上來了,酒的品質好是加分項,自然有合作上門。

但也不能什麼費用都給員工報銷,免得養成貪婪的習性。

有提成這點,就能讓一些敢於冒險的人去闖蕩,成功屬於敢於投資的這類人。

“要做好記錄審核工作,第一輪去做市場宣傳的人員不能撞城市,就是這個人去的城市,其他人暫時不能去,保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然也不是想去哪就可以去哪,要實際宣傳到位,每個市場宣傳人員手裏的客戶資源,備注給酒廠一份,酒廠要做好保密工作。”

廖誌國趕緊拿出小本,記阮寧薇接下來的布局,做市場宣傳,經過解釋,他才懂了這種新型的銷售方式,聽起來還真是不錯,

屬於一種雙向投資,能不能成功,也要看去推廣人員的工作能力,所以在人員的選拔上要用心。

阮寧薇又重新發酵了下一批酒的麩曲,讓工人幫忙開了個酒窖,裝滿了八個二十斤的塑料桶,她個人購買,

在財務王主任那交了五百六十塊錢,打個樣,無論是誰都不能賒賬。

“楚哥,我打算一桶送趙營長,兩桶送肖家表舅,剩下三桶帶東宛送師長和團長,副團長,咱們自己家留兩桶。

東宛軍區的領導家住哪打聽打聽,剛好快到端午節,我再做些粽子,都是平常的吃用,

酒沒用瓶裝,不是正兒八經的禮,接地氣,送出去也有誠意,打好關係好辦事。”

阮寧薇跟楚謹辰商量著,進入新的生活環境,他們都要盡快適應。

“不急,戰宇找到兩處位置不錯的房子,等我們回去帶外公外婆一起去定下。”

楚謹辰沒幹過主動打好關係的事,冷不丁搞人際關係,他有些別扭。

他們中午在食堂和廖廠長,王主任一起吃的飯,完善了接下來的工作,阮寧薇把楚謹辰的電話留給他們,有事就聯係她。

分別時,金花恨不得打包跟著去“小阮,從你們離開軍區後,我家誌明就沒怎麼高興過,想調動資曆不夠,就算能調動,還不定能到一個軍區,你有空就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