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起魔女留下的那句話。“不要讓花瓣落在泥土裏”……會是“不要讓藥物盛行”嗎?
“這是老師的預言?”被我喊來問話的魔女徒弟蹙著眉垂眸思考,“……感覺,不太像老師一貫的表達風格,老師向來是有話直說的。”
管謎語人叫有話直說,魔女徒弟怕不是對這詞兒有什麼誤解。
見我不讚同的表情,魔女徒弟進一步解釋:“對於預言內容,老師隻要願意公布就從不會用引申比喻這類修辭。您所說的這種預言形式,有些像早期阿卡夏一族的預言。”
“早期?”我抓住這個詞,進一步問道。
“大概……兩萬年前?”魔女徒弟不確定道。
那也太早了,還是說兩萬年前就有對如今的魔王的預言?
對於我的猜測,魔女徒弟也不確定:“非常抱歉陛……大人,我還沒有聽說過這種情況,請您允許我返回魔界作進一步調查。”
魔女徒弟沒聽過,那大概率就是沒有。我擺了擺手讓魔女徒弟不用調查,既然預言說的如此隱晦,那就該存在沒有被正確解讀的情況。不按照某一句話行事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我對此將信將疑。
就算出現負麵影響,也是優先體現在人類那邊,幹脆就讓他們替我試試違背預言的下場吧。
不過我還是交代了魔女徒弟和魔法科妮留意身邊,如果發現不明藥物就想辦法帶回來給我。不知道這種成癮性是否在惡魔身上也會有作用,如果可以我還是想確認一下。
接下來的時間裏,魔王二號一直在人界的貴族學院裏混日子,而我的本體這邊在工作之餘也找方士了解了一下“藥物”的相關信息。
“您所提到的這種藥物,或許也可以歸為‘嗜好品’。”方士聽過我對前世那種東西的描述後,如此說道:
“本質上是人類對某種狀態感到‘愉悅’,從而產生沉迷的傾向。通過特殊物質對人類精神造成影響,將藥物帶來的效果視作快感,從而對物質本身產生依賴心理,這應該就是它的作用原理。”
這種描述的確符合我所知道的信息,但這個世界,或者說身為惡魔的方士並沒有將重點放在藥物本身,而是更關注“人”:
“對於無法控製欲望的人類,追求‘愉悅’的狀態是他們不經思考就會產生的本能取向。而對‘愉快’的來源,也經常隻從最淺顯的層麵去理解。比如狗吃到甜的蛋糕,就會直接把‘蛋糕’和‘甜味’直接劃等號,而不知道糖是帶來甜味的原因。”
這不就是巴浦洛夫的狗嗎,因為按響鈴鐺會吃到肉,所以即便沒吃到也沒看到肉,響鈴也能讓它分泌唾液。但人更“聰明”,隻要有一次成功建立響鈴和吃肉的鏈接,他們就能立刻對“鈴”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