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

張郃、趙雲橫掃青州,七郡五十二縣無不—一歸降,傳檄而定。

孔融和太史慈投降袁紹,漢獻帝任命孔融為山河大學的校長,荀諶則是當選為青州牧,管理青州一切軍政大事,張郃任青州軍團主帥,帳下有太史慈、麴義等將領。

自此袁紹統領幽州、並州、冀州、青州四州之 地,實行屯田製度。

大力招收在外的流民,分給他們大量土地,不要地租、賦稅,還發給他們種子、農具,官府每年隻收取產量的一部分糧食。

許多流落在外的農戶聽到這個消息,半信半疑的來到冀州,沒想到和官府的告示所說一字不差,還分配房屋居住。

老百姓立刻把這個消息奔走相告,勸自己的親友趕快來冀州。

其他三州也紛紛實行這項政策,人口得到了很大的擴張,糧食產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三年後!

四州加起來已經有四百萬戶,人口近千萬人,糧食積聚一千萬石,足夠三年之用。

步兵達到了四十萬人,騎兵八萬人,一共有四十八萬兵馬,足以橫掃天下。

這三年間天下大勢變化極快,錯綜複雜。

曹操占據兗州、豫州,還有涼州一部分,馬騰、韓遂自相殘殺,被劉備趁機剿滅,占據了涼州。

隨後又打下了漢中,以此為跳板,勾結張鬆、法正等益州士族,戕害了劉璋,將益州占為己有。

袁紹的老弟袁術,居然稱帝建國,被曹操、劉備、袁紹聯手剿滅。

在這個空檔時間內,孫策雷厲風行,在周瑜的謀劃下占據了江東,還有揚州的大部分地區。

劉表則在荊州和徐州的角落裏瑟瑟發抖,周邊強敵環伺,曹操已經發兵徐州,想要徹底吃掉這個眼中釘。

劉表無奈隻得派人出使冀州,請求袁紹發兵救援。袁紹在荀彧的建議之下,答應劉表增兵求援的請求,不過要讓他入朝為官,歸順朝廷。

劉表見狀自然不會答應,把手中的權利拱手相讓,於是派遣大將文聘領兵五萬鎮守徐州。

不過在三個月後,徐州仍然被曹操拿下。

文聘帶領八千殘兵逃回了荊州,劉表膽戰心驚,再次派人請求意紹出兵,答應擊退曹操後入朝為官,決不食言。

袁紹派出青州軍團,並州軍團、冀州軍團二十三萬人馬,分三路出擊,二路攻打兗州,一路攻打徐州。

曹操兵力不及袁紹,隻得放棄徐州,將主力擺在了兗州和豫州。

袁紹知道不能太早消滅曹操,要不然劉表不會乖乖讓出荊州,隻提和曹軍對峙,並沒有實際的行動。

劉表麵對袁軍摧枯拉朽般的攻擊,知道自己這個荊州牧是做到頭了,收拾了行李,帶著家小往鄴城去了,把荊州交給了青州軍團主帥張郃。

建安六年秋!

天下九州,袁紹十三州,袁紹已得其六,是天下最大的諸侯了,如今隻剩下劉備、曹操、孫策了。

建安七年!

袁紹對涼州和曹操同時用兵,大軍三十萬自北向南開始了統一大業。

曹操在兗州防線的四萬大軍被十五萬袁軍包了餃子,一個人也沒有逃出來,郭嘉、曹洪、曹仁全部戰死,兗州節節敗退,短短一個月充州全境丟失。

曹操隻能向孫策求援,周瑜建議派兵增援,袁紹勢力太大,他們幾個諸侯誰單獨也不是袁紹的對手。

周瑜親自出使益州,請求三家結成反袁聯盟,共同抗袁。

建安八年!

反袁聯盟成立,曹操、劉備、孫策集結兵力十九萬在南陽,準備和袁軍決一死戰。

同年六月,袁紹在荀或,田豐和幾位軍團主帥的強力勸諫下,廢漢帝,進君位,國號大唐!

立長子袁譚為皇太子,文臣武將皆有封賞,並且決定禦駕親征,和三個諸侯決戰。

曹操、劉備、孫策見袁紹稱帝,也紛紛效仿,分別是魏帝、漢帝、吳大帝。

也都大行封賞,不過他們和袁紹實力差距太大,衰紹帶甲之士八十萬,此次出征領兵四十萬,四十萬對十九萬,優勢在我!

建安八年十一月六日,袁紹終於完成了天下一統的心願!

三千力士征南北

八千裏路是中華!

力竭尚能殺三人

老翁豈敢亡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