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2 / 3)

劉和給太史慈的書信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子義啊,我在長安的時候就聽說過你為了幫郡裏的官員而得罪了州裏的官員,你是好樣的!我劉和打心眼裏敬佩你這種敢作敢當的好漢子!隻是呢,我替你覺得有些可惜,明明身負絕世武功,卻為了躲避幾個狗官的迫害便遠避遼東,這種窩囊的日子你能過下去,我還看不下去呢!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你現在趕緊收拾包袱給我來薊城,回頭我便撥給你幾萬兵馬,直接回青州將那些當初欺負過你的狗官殺個幹淨!

對了,差點忘了告訴你,前些天我路過冀州的時候,順手用安平國從公孫瓚手裏換了一位名叫趙雲的好兄弟,他可能打了,估計揍你不成問題,你要是不服氣,趕緊過來跟他較量較量!你要是不來,我可就要以為是你怕了哦,主動認輸了哦!還有,如果邴原不答應放你走,那我就想辦法將孔融弄到別處,將北海國送給他作禮物,換你來為我效力,你覺得咋樣?

看看,這猥瑣的大公子,在信裏頭都寫了些神馬玩意!這不是赤果果地挑撥引誘劉政和太史慈嘛!

鮮於銀看見屋內氣氛有些沉悶,於是說道:“具體的內容大家都知道了,行不行給句痛快的,我還急著回薊城向公子複命呢!”

邴原和李敏一臉的迷茫,心想:他妹的,我知道什麼了?

劉政回複鮮於銀說道:“待囚之人能得公子如此賞識,劉某還有什麼好說的!隻要公子能護得我家人的安全,我這便隨鮮於都尉前往薊城!”

太史慈沒有直接回複鮮於銀,而是起身將劉和寫給他的書信呈到邴原麵前,然後說道:“根矩先生,公子願以國士待慈,是去是留,全憑先生意思。”

邴原一日之內第三次拿起書信,仔細看了一遍,然後抬頭問韓珩:“劉公子果真幹出過用一國之地換個無名小將的事情?”

韓珩點頭,答曰:“確有此事!不過根矩先生口中的‘無名小將’,如今可是太傅大人帳前第一勇將,曾經一日之內三進三出鮮卑人的大軍,斬下賊酋首級百餘級!”

邴原身側的太史慈聽到韓珩此言,忽然眼睛一亮,心中忽然有一種叫做“不服氣”的情緒悄悄滋生蔓延。

邴原忽然笑了,說道:“子佩未來之前,我還在愁如何助子謙脫困,現在好了,我什麼都不用做,直接將所有責任往劉公子身上一推,還成全了一段劉公子求賢愛才的美名!”

“子謙,子義,你二人便趕緊收拾東西吧,明日就隨鮮於都尉乘船沿遼水入海,走水路向西南方向的沽水入海口而去,從那裏上岸進入雍奴地界然後前往薊城,從此海闊天高,一展所長!”

邴原這麼一吐口,屋內其餘幾人同時籲了口氣,覺得輕鬆了不少。

沒辦法,這位邴根矩先生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可名望實在是太大了,若是他出語阻止劉政和太史慈投效劉和,搞不好事情還真有黃了的可能。

劉和在給邴原的書信裏麵特意提及讓劉政和太史慈跟著鮮於銀離開遼東的好處,覺得如此一來邴原就不必承擔窩藏“通緝犯”的罪名,又能給兩位同鄉找個好歸宿,同時日後也不必跟小肚雞腸的公孫度廢什麼話,這樣成人之美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