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到了之後,閱兵儀式開始。
兵部尚書就站在沒有頂棚的馬車上,先行視察了已列隊完畢的京營。這個原本是可以不用的步驟,但被鍾進衛編了個理由,給惡搞出來了。
首先是京營中的五軍營出場,一隊隊的士卒穿著光鮮亮麗的戰袍,精神抖擻的從午門城頭前的一段路上,整齊地走過。
在靠近禦駕之時,齊聲暴喝出“皇上萬歲,大明萬勝!”,讓集中了注意力在觀察明軍士卒的幾個日本人嚇了一大跳。
雖是如此,他們還是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天朝王師,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真乃精銳之師也!
在走完了五軍營之後,便是死營出場。那黑底紅色死字旗開路,就已渲染出一絲莊嚴地氣氛。
死營將士又和剛才的五軍營將士不一樣,全是騎軍,整齊控馬前行。所有將士麵色肅穆,直視前方,有一種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擺休的氣勢。
這讓幾個日本人看了心中忽然有種膽寒的感覺,不敢正麵對上這支部隊。
而崇禎皇帝和大明官員以及百姓卻不是如此想,因為他們心中是把京營當作自家人,而不是像日本人一樣,天然地把京營作為敵對方來看待。因此看到這樣的軍隊,他們都爆發出了歡呼。
最後自然是新軍登場,當他們一出現的時候,剛還注視著死營的目光,就全都轉向了這支奇怪的部隊。
雖然新軍也和死營一樣,都是騎軍。可首先他們的軍服就不一樣,這一下就把目光都吸引過去了。
不但軍服很奇怪,和普通軍隊穿得完全不一樣,而且他們都在身後背著一杆火槍,雖然底部有槍套套著,但對於使用鳥槍的日本人來說,還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
之所以用槍套套著,主要還是為了防止日本人看到燧發裝置之後,自己回去琢磨出來,反而增強了他們的戰力,這個就不是鍾進衛所希望看到的。
畢竟那玩意要是知道了概念,就並不難做出來。而日本又是一個善於學習的種族,不得不防著他們一點。
緊隨燧發槍手後麵的是新軍的炮營,由數量不等的馬匹拉著炮車,從午門處馳過,這讓幾個日本人更為眼紅。
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人就是吃了大明火炮的大虧,已經知道了大明火炮的厲害。沒想過去沒多少年,大明的火炮竟然已經不再是那麼笨重了,可以由幾匹馬拉著走。這種恐怖的機動性,讓觀摩的幾個日本人,從骨子裏感到恐懼。
另外這些新軍將士原本就是從五軍營中挑選出來的,是精銳中的精銳,其氣質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新軍都是經曆過幾次對虜戰事,每次都打得建虜死傷慘重,心中就建立起了一股強大的自信。
當這種自信體現到新軍士卒的身上時,就給人一種感覺,這支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因此,當這支日本使團回到日本後,極力宣揚大明的不可戰勝,讓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暗自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同時他們也加大了閉關鎖國的力度,不再打外麵的主意,一心鞏固德川家的統治。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