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原因之一為朝鮮軍心、民心都利於我大明,我軍出朝鮮,猶如魚入深淵,靈活自如,軍情也更清晰。”
他說到這裏,見鍾進衛點點頭,便繼續說道:“原因之二,建虜在朝鮮已是壞事做絕,我軍隻要一出戰,朝鮮軍民必然站在我軍一方,共擊建虜,聯合起來的力量也不可謂不大。”
盧象升說完之後,便看著鍾進衛,等待他評論。
隻見鍾進衛點點頭,笑著對盧象升道:“九台,你說得這兩點沒錯,我也讚同。不過,如果我軍按照你所說,出擊朝鮮,狠打在朝鮮的建虜的話,還缺一個前提條件。”
盧象升一聽,稍微愣了下,隨即明白過來,向鍾進衛確認道:“侯爺,可是朝鮮朝廷的態度?”
“對,雖然他們屈服於建虜的淫威,充當了壓榨本國子民的幫凶,但不管如何,他們仍然還是朝鮮人的官府。如果我們在朝鮮境內打大仗的話,最好是由他們朝廷來出麵邀請。如此一來,也才有利於後續的抗虜合作。”
鍾進衛的這一段話,乃是他和首輔溫體仁討論的時候,溫體仁告訴他的。否則以鍾進衛的經曆,他才不管這些國際影響。
盧象升作為大明的高官,對此卻是比鍾進衛更為了解。因此鍾進衛稍微一提示,他便明白過來了。
“侯爺,下官明白了,那要不要下官派人去聯係朝鮮官府?”盧象升稍微皺著眉頭問道。
他之所以皺著眉頭,是因為恨朝鮮政府的無能。之所以提出去聯係,是因為逃至皮島的朝鮮軍民眾多,有這個能力去聯係朝鮮官府。
鍾進衛卻搖搖頭,微笑著對盧象升道:“不用,我們不急。朝鮮官府不作為,我們急啥。就讓建虜繼續在朝鮮糟蹋好了,糟蹋的越狠,到時候反彈的就越厲害。眼下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兩手準備。”
鍾進衛這話其實是不能說出口的,要是被朝鮮人聽到了,就有損大明的形象。不過現在後堂內都是大明人,且是鍾進衛的親信,自然就沒關係了。
盧象升並不是一個迂腐之人,不會用什麼聖人教導來勸諫中興侯改變這個想法。在兩國利益麵前,盧象升當仁不讓地會先為本國考慮。
因此,他聽了鍾進衛的話,點頭讚同。
“九台,遼東的偵察還是要繼續,但必須保證不被建虜發現登萊明軍的活躍。因此,這派出去的夜不收就至關重要。”
盧象升聽鍾進衛說這個,就知道侯爺要說有關為什麼要他先收回夜不收的原因了。因此,他認真聽著鍾進衛說話。
鍾進衛繼續說著他的設想:“登萊明軍的夜不收勝在熟悉地形,但戰力和建虜比起來,還是有差距。因此我決定,登萊夜不收和我帶來的這支五百來人的精銳騎軍相配合,一起完成遼東偵察的任務。”
說到這裏,他轉向一邊,對一直站著不說話的小將說道:“你向九台自我介紹下吧。”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