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聽得一怔,難道周延儒的急報是真的?這樣的話,那些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人真得是腦袋被門夾過了,竟然以為自己如此胡作非為就不會有事,還是說他們本身就不想活了?
溫體仁卻和鍾進衛的想法不同,畢竟他對崇禎皇帝的把握比鍾進衛要強多了。如果東廠的急報和周延儒一樣的話,就不大可能再重複說什麼膽大妄為,豈有此理的話。
果然,崇禎皇帝看完東廠急報中的最後一份內容後,一邊示意王承恩把東廠急報轉去給鍾進衛和溫體仁看,一邊怒喝道:“周延儒太讓朕失望了,憑他一個閣老,就能在江南一手遮天不成!”
溫體仁一聽,心中一喜,皇上不顧禮儀,直呼周延儒的名字,說明已經非常生氣了。看來周延儒在之前的急報中肯定有不實之詞,犯了欺君之罪,否則皇上也不可能說他一手遮天。
想到這裏,他的心就放了下來,大明皇家銀行這項功績顯然不可能有事了。
不過溫體仁的表麵還是裝出非常關心地樣子奏道:“陛下,南京民變的實情不是玉繩所言麼?”
崇禎皇帝氣得麵色鐵青,聲音很大地說道:“顛倒黑白,恣意妄為,朕絕不輕饒他!”
說到這裏,他看溫體仁還是露出疑惑地表情,就解釋道:“他的急報和東廠的急報所描述的完全是兩樣,此乃有人鼓動造謠鬧事所致,朕一定要嚴懲。”
此時,鍾進衛已經看完急報了,把手中的資料遞給了溫體仁,然後有點疑惑地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南京不是也有六部,還有應天府麼,怎麼他們就不管事,任由那些人鬧事?”
“哼,朕瞧著是周延儒以閣老的身份壓住當地官員不管。”崇禎皇帝不是笨蛋,這急報兩邊一對比,心中便有了數。
因為南京的那些官基本都是閑職,是養老用的,並沒有實權。而周延儒是京師內閣的輔臣,有實權。一有糾紛,肯定是以周延儒為尊。
溫體仁此時已看完東廠的急報了,心中對整個事情也有了了解。
原來當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成立後,勒令南京的錢莊交準備金,並準備核實各錢莊的賬務時,突然就出事了。
先是大街小巷出現了很多大字報,說南京分行的人如何如何的作惡,然後有生員聚眾口誅筆伐其惡行,宣傳不實言論。
最後在眾多生員的帶頭下,領著錢莊的職員家屬和不明真相的百姓,人數多達幾萬人前往南京分行所在鬧事,甚至燒了南京分行,把兩個來不及躲避的職員給打死了。
本來南京的官員都在討論要學京師成立一個類似為民銀行的銀行,卻聽到了這個民變的消息。
他們對於生員帶頭鬧事之事並不陌生,因為在大明的官場,尤其是在江南地區,並不少見。隻是以前的規模並沒有這麼大,也沒有這麼嚴重。
除了在萬曆皇帝當年派出礦使挖礦收稅時,所鬧的那次。因為當時萬曆皇帝所做的事情是觸動了所有人的利益,不但是生員,包括地方官員都反對,所以當時鬧事的人甚至殺了那些礦使和他的手下,把巡撫衙門燒了都沒什麼事情。
這次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事,隻是影響到了錢莊,官員還能從中獲得好處,因此地方官員並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