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全麵教育(2 / 2)

“至於收取車輛價錢幾何,朝廷已做過事先估算。以一輛車走以前的泥路所花的費用,對比在水泥路上所花的費用後,收取其中差價的百分之五十作為每輛車的費用。如此一來,商戶走水泥路其實還是賺錢的。”

人人都有本帳,徐光啟都說這麼清楚了,這些世家商戶自然也清楚走水泥路的好處。除了便捷之外,甚至他們更知道一點,車輛比起以往,還能多拉一些貨物。而且這水泥路的作用,在雨天將會體現得更是明顯。

徐光啟瞧了一眼在給自己的茶杯裏添茶倒水的吏員,然後繼續說道:“朝廷所收取的費用將會用於三個方麵。第一,是維護水泥路所需,由道路衙門掌管。”

台下的人對這點毫無疑義,紛紛點頭。

“第二,是償還各位出資人的本金利潤。”

這個也沒有疑問,台下的人接連不停地點頭。

“第三,所修之路所在地方辦官學所需。”

當徐光啟這第三點一說出口時,底下頓時響起了“什麼”“啊”“這”之類的不少聲音,他們沒想到竟然會有這事。

徐光啟瞥了一邊的司儀一眼,司儀連忙大聲道:“肅靜,肅靜!”

畢竟台上的是朝廷的工部尚書,大明最高級別官員之一。因此對於底下這些人來說,官威還是很強,讓他們紛紛閉嘴看著台上。

徐光啟略帶嚴肅地道:“當今皇上,乃是不世出的仁主。真正地想把大明百姓都教化為知書達禮之人,懂得溫良恭儉讓忠孝仁義禮智,這也是我們天朝和蠻夷的區別所在。不過你們放心,所辦官學將隻免費給**兒童學基礎的知識之用,花不了多少錢。”

徐光啟說到這裏時,心中已帶了一絲向往,自己寫得數學基礎教程終於快要用上了。

這個消息實在太震撼了,又是前所未有過的事情。讓那些泥腿子的孩子也能讀書識字,這多少讓在場的人感覺有點不快,感覺有損讀書人這名號。

但這又是儒家所倡導的目標,一直想實現卻又未實現,停留在口頭上的一件事。

他們本身多為商人身份,現在雖然地位不同了,但嚴格說起來的話,也還沒資格去說三道四。

不過眼下他們關注的是賺錢的事兒,又聽徐光啟解釋說隻是基礎教育,花不了多少錢,心中就又接受了一點。

一些心思敏捷的世家商戶從徐光啟的這段話中,飛快地聯想到了朝廷怕是會在全國推行此法。

因為朝廷這政策顯然是要覆蓋全國的,而且單獨成立了道路衙門,顯然也不會隻修一條路而已,估計以後修路都會參考這第一條水泥路的模式。

這麼一想,還真有可能實現這一曠世大業。不過那些偏僻的地方,路不好修,修了又沒幾輛車,這種地方就不好說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鍾進衛也早提供給朝廷一個解決方法,來解決修路所覆蓋不到的地方。就是由國企來作為這個方案的補充,出錢給那些偏僻地方做基礎教育。

不過這基礎教育在推行下去的時候,還是出現了連鍾進衛都沒有估計到的阻力。不過可以理解,因為這阻力來源於鍾進衛所在時代已經消亡的地方。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