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收費的水泥路(1 / 2)

穿緋袍的徐光啟一出場,場內就轟動起來了。在場的人沒想到會是尚書級別的高官出來主持,連忙站起來行禮。

徐光啟微笑著等他們行禮完畢,然後開始了他的開場白:“本官就開門見山地說吧,請你們來,就是為了修建京師至張家口的水泥路之事。”

他說到這裏,退到了木牆左側。一邊的吏員一見,連忙送上那根細棒,同時另外一個侍立在一邊的吏員則去揭開了那塊紅布。

商賈望見那個木排上果然是掛著一張地圖,因為地圖巨大,以至於他這麼遠的距離,仍能看清楚是一張京師北直隸的地圖。上麵有一條長長的粗線,連接著京師和張家口。

徐光啟拿了細棒在手,先指了下張家口位置,然後說道:“朝廷正在擴建張家口,準備放開和蒙古的互市。除軍械等戰略物資之外,任何東西都可以在張家口互市。”

徐光啟的話音剛落,場內就響起一片倒吸冷氣聲。台下這些人知道朝廷要擴大互市,但沒想到規模竟然會這麼大。

他們馬上想起前幾日蒙古使者團的公開聲明,也就是說現在大明和蒙古都有意擴大在張家口的互市。那麼就是說,張家口的商機將是無限的,可以預見有很多人都會去淘金。

正如他們所想的一樣,徐光啟在台上說道:“有朝廷的支持和蒙古的響應,可以預見張家口邊市的繁華指日可待。交易規模一旦擴大,則道路之瓶頸將會顯現。”

在場這些商人或其東家都是有見識的人,就是徐光啟不說,他們也能想象前往張家口路上的人流車輛將會驟增,徐尚書所言的道路之瓶頸是真實存在的。

“諸位中就有不少人會運貨去張家口,再販賣蒙古的特產返回京師吧!這車來車往的,晴天好說,但下雨之後呢?”徐光啟問台下的這些人道。

“水泥修路!”台下一人脫口而出,把此次會議的主題給點了出來。

“對,朝廷為解決大明百姓前往張家口貿易的路上難題,決定用水泥重修京師到張家口之路。”

徐光啟說到這裏,用細棒指著地圖畫了下路線圖,然後繼續說道:“水泥修路的好處就不必本官多說了吧,你們來時就應該有過體會。”

台下的聽眾都一起點頭,水泥修路,不但遇雨不濘,而且車輛速度還會快不少,更省力,甚至塵土都會少很多,可謂好處多多。

“皇上知道在座的很多人在京畿之地都有產業生意,建虜肆虐之時損失頗重。因此趁著此次機會給大家一個補償,讓大家都能賺上一筆,因此把水泥撥了出來,用於修路。”

徐光啟的話音一落,場內馬上又響起了一片“嗡嗡嗡”地聲音。沒想到皇上竟然這麼好,還想著他們損失慘重。不過他們也沒想明白水泥修路又怎麼給他們賺錢。

徐光啟稍微等了下,見台下還是安靜不下來,就用細棒輕輕敲了敲木牆。

在看到台下都安靜下來後,他才說道:“聽本官說完,你們就知道如何賺錢了。”

聽徐光啟這麼一說,台下頓時變得更安靜了,有想放屁的人都使勁憋著屁,不敢發出聲音而使自己聽不清這賺錢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