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英烈祠堂(2 / 2)

“陛下,還請示下這英烈祠堂的規格。”溫體仁躬身請示道。

朝廷對一些值得宣傳事跡的百姓是有表彰的,比如貞潔牌坊,育子有方的嘉獎,還有年初在昌黎保衛戰中被封為拽梯君得以立祠的事。

可像中興侯建議的這麼大範圍為戰死將士立祠堂,按照崇禎皇帝所言還要建在午門,就無從參考了,因此溫體仁才不得不請示。

崇禎皇帝一聽,看了鍾進衛一眼,想了一會後道:“既然要建,就不能太小了。平時可受百姓祭拜,重大節日則由朕親自去祭奠為大明而死的將士。”

鍾進衛聽得點點頭,這好啊!比那啥紀念碑強多了,不過貌似和那島國的啥差不多了。

誰知崇禎皇帝的話音剛落,溫體仁和梁廷棟就齊齊反對:“陛下,萬萬不可。”

崇禎皇帝的臉色一沉,不高興地道:“有何不可?”

溫體仁和梁廷棟互相看看,最後還是溫體仁回答道:“陛下以九五之尊往太廟祭奠是大明最高規格的儀式,如若陛下也同樣前往這英烈祠堂祭奠,豈不是把英烈祠堂和太廟等同起來,這讓大明曆代先帝和勳貴王公情何以堪?”

鍾進衛聽溫體仁的理由,說到底還是死者的身份問題。他們不反對建英烈祠堂,但堅決反對把英烈祠堂拔高到和大明皇帝開國元勳等同的待遇。

這一點上,他倒是可以理解他們這些古人的想法,自己現在要是和他們爭什麼人人平等的話,那就是自己腦殘了。

崇禎皇帝也是一時激動,沒想那麼多才有此一說,經溫體仁提醒後,他退了一步道:“如此就讓禮部負責此事可好?”

這英烈祠堂既然是朝廷出麵建的,規格也不能太低,但也要低於太廟的規格才行,崇禎皇帝說得讓禮部出麵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折中法子。

簽於崇禎皇帝之前強力表達這英烈祠堂要起榜樣意願的說法,溫體仁便不再爭辯,就這麼辦了。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此事在執行的時候,又遇到了阻力。

很多文臣以諸如建午門必經之地影響皇城威嚴,影響午門舉行的國家大典等等理由,最終把忠烈祠堂建到了午門一角。

但讓那些文臣也沒想到的是,忠烈祠堂的香火及其旺盛,每天上香的百姓都需排隊。

因為鍾進衛的提議,也因為是明末這個特殊的時期,更因為崇禎皇帝的經曆和誌向,出現了一個祭奠大明英烈的祠堂。

這祠堂的出現,深深地刺激了大明軍隊的敢戰之心。在隨後的歲月中,有越來越多為大明的強盛為付出生命的士卒和將領等不夠配享太廟的人得以進入這個英烈祠堂,享大明之香火。

除了鍾進衛之外,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英烈祠堂在幾百年後,最終還是和大明的太廟合並了。當然,這是後話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