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1 / 2)

鍾進衛說的名詞雖然新鮮,但徐光啟聽得懂。雖然話有點難聽,但還真就是這個理。

徐光啟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坦誠地道:“是,大明的良籍大致可分為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士排在最前,農則其次。但就目前來說,工這個階層中的頂尖人物,會受到士的尊重,常為其座上客。可要說由工來領導士,那卻還是不可能的。另則有不少士轉為商,因此原本商地位最低,如今卻已未必。反而是農,哪怕是頂尖人物,仍不會被士所同等對待,更不要說農領導士了。”

鍾進衛聽得點點頭,這等級觀念要想得到改變,確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過來的。

但現在他要趁著成立研究院這個機會,改變一部分總可以的吧。

他想到這類,就對徐光啟說道:“我在離京之前,曾對當時管理幾個廠子的安貴義安公公說過,讓他改善下匠的待遇地位,整理出一套方案給皇上。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做,這事完全可以用在研究院內。”

徐光啟和鍾進衛談了這麼多,已基本把握住了鍾進衛的主要意圖,他捋著自己的額下長須,一邊思索一邊說道:“中興侯的意思是提高研究院內所謂研究員的待遇地位是不是?”

“是的,說句嚴重的話,這研究院關係到大明興旺與否。因此我準備向皇上建議,凡入大明國家級研究院的研究員,不管其是農,還是工,或者是商吧,都給予特殊對待。可以授其官職,讓他們得到世人的尊重,也讓他們來掌握研究的方向,領導研究院的研究項目。”

鍾進衛認真地看著徐光啟,真誠地說了後,見徐光啟露出思索的樣子,就又補充道:“以後還可以成立省級研究院,府級研究院等等,每一級的待遇地位不一樣,做地好的,可以逐級提升。”

他來大明已有差不多快一年了,在這一年的時間內,他已明白改革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沒有血雨腥風,除非利益高度一致,否則改革的時間肯定要很長。特別是涉及思想觀念的東西,更是要足夠的時間,除非你先在局部範圍進行。

給予工匠等技術型人才以士的平等對待,在全國範圍內馬上推行下去,難度太大。但在研究院內,鍾進衛現在倒是有幾份把握的。

徐光啟想著研究院的重要性,想著鍾進衛所說得外行指導內行的話,想著世界形勢,心中便同意了鍾進衛的這個說法。

因此,他點點頭表示了一下後又補充道:“下官以為,一開始的時候可以模糊這說法,不專門提士農工商之事。隻要是在某個方麵有特殊專長,能給大明帶來巨大改變的,則都可以進入這研究院。也就是說,士在某方麵有專長,則也可以進入某方麵的研究院,享受研究員的待遇和地位。中興侯覺得如何?”

鍾進衛聽得一拍手掌,嗬嗬一笑道:“徐大人果然高見。”

他在讚揚了徐光啟一句話之後,順著這個思路發表自己的看法道:“就是要從概念上模糊掉士農工商這種提法,在研究院內就沒有這說法,都以研究為主要目的。不管是誰出成果,都平等對待,再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