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營改編(2 / 2)

侯世祿一聽,把眼一瞪,把孔方嚇了一大跳。

他慌忙改口道:“當然是回宣府更重要了,隻要大帥有功,好處什麼時候都少不了屬下。”

侯世祿一聽孔方這話才像點樣子,他拍拍孔方的肩膀道:“你一向來就是我的心腹,什麼事情都沒有瞞你。宣府的事情,雖然邊軍多有在做,但也擺不得台麵。那些事要是讓中興侯知道而捅了出來,就不是鬧著玩的。你明白麼?”

“屬下明白,屬下當然明白。”孔方雖然有點貪婪,想先拿了朝廷的賞賜後再說,但侯世祿這麼一說,他也知道輕重,就連忙回答道。

有侯世祿想法的總兵不在少數,凡有份領軍餉的邊軍總兵都偷偷派了親信回去。

總之就一個原則,不該讓中興侯知道的,就絕不能讓他知道。因為他們知道,中興侯不是他們能收買的。

至於勤王軍大營中其他人,包括廣大士卒,都在期盼朝廷有關衙門快點驗收完首級,然後等著論功行賞。

京師中的人,不管王公勳貴,還是平頭百姓,這些天的重點還是在料理建虜荼毒後的事情。

聚集在京師的難民在捷報傳來之後,就有開始陸續返鄉的。不管如何,家一直在老百姓的心裏占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如何,隻要有一絲能力返鄉的,都會選擇回家看看。

難民的返鄉潮影響到了修路的進度,特別是午門獻俘後的第二天,走的人就更多了。水泥廠到京師的路才修了一半,難民就跑了許多。

問題彙總到工部尚書徐光啟這裏後,一個奏本又把情況上達天聽。

崇禎皇帝了解了事情後,決定啟動京營改製,當天就召集內閣開始議事。

京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刺殺中興侯一案中已經拿掉,其餘有利益的將官也是該殺的殺了,該流放的流放了。

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還沒有產生,雖有人覬覦京營這塊肉,但因為京營一直是被武宦監押,沒有絲毫動靜,想伸手都伸不過去。

現在皇上既然提出了這個京營改製的方案,利益受損的也是各路總兵,和內閣的關係不大,這些輔臣基本就沒有人竭力反對。

於是,就在鍾進衛離開京師的第三天一早,開始了京營的改製。

勤王軍中的各路總兵接到命令,步軍集合到一個臨時的校場,騎軍則待營中不得擅動。

這個臨時校場其實就是在一片平整地上搭了一個台子而已,各路步軍一隊隊地開進去,由專人領路,站到指定位置。

步軍士卒雖不知道為什麼騎軍沒有去,但他們也管不著,看樣子,總算是等到論功行賞了。

他們一個個歡天喜地地跟著隊伍走,一邊小聲交談著,炫耀著自己的功勞,討論著大家會得到多少賞賜。

不過等他們到了校場門口時,發現白杆軍全副武裝的侍立在一邊,神情肅穆,平添了一股緊張氣氛。

步軍士卒看到後,不敢再交頭接耳,規規矩矩安安分分地進場。

二十來萬步軍進場後,白杆騎軍在各方陣之間開始巡邏,禁止喧嘩。

沒過多少時間,孫承宗率各路將領登上了臨時看台。但並沒有坐到最上首的位置,隻是坐在中間位置靠下側的椅子上。

各路將領一看最尊貴的位置還沒有人坐,現在大明朝比孫承宗還要尊貴而又可能會來校場的,就隻有當今皇上了。難不成皇上會禦駕親臨?

果然,孫承宗坐下之後,吩咐親兵傳話,言明一會禦駕親臨,論功行賞。

孫承宗的親兵得到吩咐後,快步走到台側,對侯著的白杆騎軍傳達了孫承宗的話。

侯著的一隊白杆騎軍一聽,馬上各自分開,沿著方陣間隙,邊跑邊傳達道:“皇上禦駕親臨,論功行賞,皇上”

頓時,臨時校場內馬上響起一片“嗡嗡嗡”的聲音。皇上親臨,這場麵就大了。誰也沒想到,這輩子會親眼見到皇上。

不過,沒等他們開始激動起來,傳完話的白杆騎軍又開始往回跑,同時傳令禁止喧嘩。

如果說之前讓他們不得喧嘩,還有人仗著自己是打勝了仗的功臣而有不服的話,現在他們一聽白杆騎軍傳達“不得喧嘩”的軍令後,立刻鴉雀無聲。

步軍士卒都有自尊,想給皇上留一個好印象,臨時校場就隻剩下帶著寒意的春風吹動旗幟的聲音,在“嘩嘩”地作響。

等了大約半個時辰,這些經曆過汰兵留下來的士卒也開始有點站不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步軍士卒看到台上的各級將官都在孫承宗的帶領下,下了看台,往校場入口而去,就知道皇上到了,一個個都往入口望了過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