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點點頭:“孫師傅與朕所見略同,朕馬上派出信使。”
就在這裏,內閣首輔溫體仁前來求見。崇禎皇帝一聽,傳旨接見。
溫體仁進得文華殿,見孫承宗也在,就點點頭示意下,然後向崇禎皇帝稟告道:“陛下,內閣今rì又收到兩份辭呈,一份是禦史高捷,另一份為吏部右侍郎劉鵬。請陛下定奪。”
崇禎皇帝有點奇怪,兩份辭呈,加上張鳳翔那一份,就是三份了。成基命那份是崇禎皇帝自己暗示的,所以他沒算在內。
“都是身體不適?”崇禎皇帝知道高捷和劉鵬還沒老到退休的年齡,就猜測另外一個最有可能的理由。
溫體仁看了下孫承宗,然後回答道:“是,陛下。不過,內閣還收到三份由各部堂官遞上來的七品以下官員的辭呈。”
“七品以下的就由內閣批示,轉司禮監披紅吧,這兩份身體不適的,溫閣老怎麼看?”崇禎皇帝的注意力顯然集中在禦史高捷和吏部右侍郎劉鵬身上。
崇禎朝的司禮監相對天啟朝來說,簡直成了打醬油的,都怪崇禎皇帝太勤勉了。現在,司禮監隻在雞皮蒜毛的事情上麵批個紅而已。
“臣未見過此兩人,故不敢斷言。”溫體仁回答崇禎皇帝,話裏帶著一絲暗示。
“這兩人的辭呈先留中,內閣派人前去探望下,如果身體實在不能再為朝廷效命的,就再批不遲。”崇禎皇帝聽了溫體仁的話後就吩咐他。
“是,陛下。”溫體仁領命,然後他又關心的問道:“陛下,可是前方戰事有變?”
內閣前兩天隻收到永平失陷的戰報,但溫體仁見孫承宗親自麵聖,以為又出了什麼變故。
崇禎皇帝看看孫承宗,然後對溫體仁說道:“孫師傅,是來給朕提要求的,否則難言擊敗建虜。”
“哦,軍需糧草又不足了?不是剛撥下了百萬兩銀兩麼?”溫體仁有點奇怪。
崇禎皇帝苦笑,讓孫承宗給溫體仁解釋下。
溫體仁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這原因。內閣現在正有非議,有閣臣提出為什麼城外勤王軍還不去找建虜決戰,原來原因是這。
溫體仁正待說什麼,內侍又報中興伯鍾進衛和禮部左侍郎徐光啟求見。
崇禎皇帝一聽,敏銳地感覺到,是水泥燒製有了結果。心裏不禁有點患得患失,竟忘了說話。
水泥要是燒製成功,說明提升溫度之法可用。按照鍾師傅的說法,西洋之玻璃,軍民急需之鋼鐵都將有飛躍,緊接著成立國企,大明的一潭死水就能盤活了。
內侍等了會,不見動靜,有點詫異的抬頭看了下崇禎皇帝,到底是傳還是不傳?
孫承宗倒不知道鍾進衛在搞什麼,不過主動來見肯定是有要事。看崇禎皇帝發呆,就提醒他道:“陛下,中興伯求見。”
孫承宗雖然沒有刻意提高聲音,但那天生的大嗓門威力還是可以的,直接把崇禎皇帝從患得患失之中喚醒過來。
崇禎皇帝連忙道:“快傳。”
溫體仁看著內侍轉身出殿去傳中興伯,心裏明白是什麼事情。於是,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恭喜陛下。”
崇禎皇帝一聽,嗬嗬笑了下,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殿外,想從中興伯過來的腳步聲或者走動的姿勢中了解到,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孫承宗看崇禎皇帝這樣子,有點納悶,這中興伯到底是幹啥了,讓皇上如此期盼?自己在城外待了也沒多久,難道中興伯又搞出啥動靜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