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保守估計,如果存活率高一些,山參質量好一些……
朱開國感覺自己的腦子都要燒了,這算下來一年就是十來萬啊!
這可不是什麼改善生活的小收入,這根本就是能夠讓一個家庭翻天覆地的大造化啊。
“鐵柱你說說你當時也不說清楚。”
“不行,開會!必須開會!”
“我得讓所有人重視這件事情,不能再這麼混下去了。”
“你把發財的道都給鋪平了,讓他們照著做難道還不會嗎?”
朱開國說著就要往村裏麵趕,卻沒想到被劉鐵柱攔住了去路。
“村長,你就算是開再多的會,也是收效甚微。”
“村裏麵沒有看到貨真價實的收益是不會相信的。”
村長也急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哪裏肯好好侍弄。”
“這不是……這不是……”
朱開國想找個詞兒形容,話到嘴邊卻不知道如何形容。
“惡性循環!”
劉鐵柱接上了他的話。
“給我一點時間,我來解決這件事情。”
朱開國眼前一亮,和劉鐵柱再三確認之後,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劉鐵柱看著朱開國離開的背影,眼中滿是深思。
看來,縮短野山參生長周期的事情要趕緊提上日程了。
是的,劉鐵柱想的辦法,就是縮短野山參的生長周期,讓野山參成熟的同時,也能夠保證野山參的質量。
其實村民們之所以抗拒的最大原因還是生長周期長,要半年才能看到收獲和回報。
正常的蔬菜種植一般1—2個月就可以收獲了。
所以他這次就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隻要村民們能夠得到實惠的利益,還怕他們能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嗎?
到那個時候,恐怕他們要比劉鐵柱還要重視這塊地。
那些曾經抗拒種植野山參的村民肯定也得哭著喊著要加入。
其實劉鐵柱最近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他也已經找到了一些頭緒。
而他的靈感就來源於種植在胡明草旁邊的西紅柿要比其他位置的西紅柿成熟的更快,口感更好,質量更上乘。
所以他準備配製中藥藥劑對野山參進行營養補充,也可以理解為另外一種形式的催熟。
不過這種催熟方式是健康的!
劉鐵柱已經著手實驗,再有一兩周的時間,就可以出結果了。
劉鐵柱敲定了計劃之後,拿出手機撥通了田文芳的電話。
“小芳,我這邊這一批的西紅柿已經完全成熟了,明天可以采摘送貨了。”
田文芳聽到劉鐵柱的聲音,喜出望外。
“真的!”
“我明天一早就過去。”
“你都不知道,之前的那批西紅柿已經完全脫銷了。”
“我等你的這通電話可是等了好長時間!”
田文芳驚喜的聲音讓劉鐵柱也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