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漾漾,風起長林,漁歌綿綿,夕陽西下,皎月東升,銀光鋪地。
早秋的夜,月白如晝,涼爽而不透骨,微風正好,蟲鳴也輕,少了白日的浮躁,往往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去遊上一遊。
江南有長林晚蟲,有點燈的夜船。一位衣著華麗的貴公子,領著一位衣著同樣華麗的丫鬟,自長林中穿行而出,走到湖邊,招呼來了夜船,兩人上船,舟子搖槳,沒有目的,散心而已。
公子與丫鬟對坐,少年與少女相望。
公子冠麵如玉,英俊瀟灑。丫鬟麵若桃花,楚楚動人。
少年雙眼半睜半閉,神色怡然。少女眸如秋水流波,安靜可人。
兩相無言,少女不敢一直看著少年,時而看水,時而望荷。湖水幽幽,晚荷尤美,都不似少年耐看。
少年一直裝作閉眼,實則一直看著少女。
不知多久,少年輕輕開口:“明天去北陽看看小音,怎麼樣?”
一隻手撥弄荷葉的少女轉過頭來,微微一笑:“殿下要去,自然是可以的。隻是不提前告訴郡主嗎?”
少年雙目突然睜大,有些難過地說道:“告訴她幹嘛,我也一年多沒有看見她了,父王走後這丫頭就不回來了,去年過年也不知道來看看我這個哥哥。我悄悄地去,給她個驚喜。”
說完少年笑了起來,一臉燦爛,仿佛已經看到了他那漂亮的小妹。
之後又是不說話,少年這次真的閉上了眼,躺在船板上,少女看水又望荷,最後看向少年,不再轉向別處……
夜深了之後,舟子返回泊船,少女輕輕搖動著少年,裝睡的少年睜眼作了一個鬼臉,少女笑得前仰後倒。
付過錢,兩人緩緩而行,穿過長林,走到了一處豪宅,牌匾大書“南王府”三字,少年抬步走入其中,十幾位守門家眷抱拳響聲喊了聲王爺。
少年吩咐了一聲,說是明天要遠行,其中幾位小廝便跑開去準備馬車了。
王府雖占地十裏,但是陳設古樸,極具書香之氣,百姓都知道先王喜好讀書,最惡淫奢。小王爺自幼讀書,十八歲登科,聖上賜監察禦史,但不知怎的,這小王爺居然給拒絕了,聖上也不惱,賞了他黃金百兩,還解下了自己腰間的玉佩賜予了他。
小王爺回來之後啊,大多時間閉門讀書,世人皆說南王三代都是文曲星照看著的。第一代南王乃是當今聖上的曾祖輩,也就是簡文帝的兄弟,寫下許多詩篇傳世,先王更是厲害,二十六歲登科,成了狀元。小王爺雖然不是狀元,但十八歲的進士,當今有幾人?
南王一脈,都是一子一女,第一代南王如此,先王亦如此,隻是不知這小王爺會不會如此。聽說這小王爺還沒娶妃呢,江南豪紳皆有意嫁女,可是王爺閉門少出啊。
少年王爺緩步走著,少女丫鬟一蹦一跳地跟在後麵,到了房間,少女卻先走了進去,點燈,燃香,重新鋪好床後,才把少年請了進來,少年微笑著打趣:“這麼細心,改天給你換上紅衣裳,娶你當媳婦兒怎麼樣?”
少女紅著臉,沒有說什麼,快步跑開了。
“這丫頭。”少年搖搖頭,走進屋子,讀了一會兒書便睡下了。
第二天早晨,一輛馬車停在了王府門口,少年和管家老頭說了許多,奇怪的是,大多時候,老頭說話,少年點頭,像是長輩交待晚輩。
而後王爺丫鬟登上馬車,車夫駕車,離開了南兗城。
簡安城,一人一騎從城門出發,手持金箭,快馬揚鞭,直向皇宮,穿市過街,無人阻攔。
金箭使者,天子臂膀,可騎行至皇宮。披甲男子一路奔馳,很快到了太安宮中,宮中兵士見到金箭,沒有加以阻攔,反而恭敬的退至兩側,低頭致禮,待其走開才重新走回到原來的位置。
金箭使者進了宮,到了大殿前時,跳下馬來,跑了起來,自己奔向禦書房。
白衣金龍的少年天子斜靠書案讀書,聽見宮女來報,揮了揮手,宮女走出不久,金箭使者悄悄地走了進來,行禮,遞上竹筒,然後行禮離開,不曾說一字。
少年天子放下書卷,抽出書案旁放置的匕首,打開了密封的竹筒,抽出藏於其中的一紙軍書。靜靜地讀著,先蹙眉,而後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