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和好如初嗎(1 / 2)

周琰下令讓太子安心養病,暫時不必出門,以免受風。如此周澤被周琰軟禁了。

周琰憤懣的坐在書案前,無心看奏章,滿腦子都是周澤剛才質問他的樣子。

周琰看向鄭文說:“把襄王請來!”

鄭文稱是便下去吩咐。

襄王周誦是先帝之弟,太宗之子,也是宗人府宗人令,主管皇族事務,周琰之前想要把周澤計在皇後名下,襄王以沈氏尚在世間且無有過錯,此舉不妥為由拒絕了,周琰不好拒絕王叔隻能再等,現在沈氏既有過錯又已身死,過繼之事應當可以了。

一炷香後,襄王進殿。

襄王行禮參見周琰說:“陛下召臣前來,可是為了太子過繼之事?”

周琰說:“是的,王叔多年前朕欲過繼,您不允,今日沈氏已死,過繼之事可還有阻礙?”

襄王說:“陛下何故堅持過繼太子於皇後膝下,以至於如此?”

周琰看襄王要提及沈氏,他有些不悅但因為是長輩,他便沒有發作。

周琰麵帶微笑說:“這沈氏失德,不配為太子之母,皇後賢良淑德,太子當是她的孩子,王叔這沈氏已死,過繼之事已無阻礙,王叔還要拒絕朕嗎?”

襄王無奈的說:“陛下既已如此說,臣也斷然不會拒絕陛下,太祖曾言皇族子嗣滿八歲方可入玉牒,待兩年後,臣便將太子已嫡子身份載入玉牒。”

周琰看襄王這樣,勉強答應說:”那便如此吧,再等兩年也無所謂!”

襄王沒有多言行禮告退。

周琰心想:等玉牒的事情了了,澤兒就是嫡子了,朕絕對不會讓庶子傾軋嫡子的事情再發生!

周澤修養了幾日在皇後的建議下去勤政殿與陛下認錯。

周澤恭敬的走進殿內行禮說:“父親,兒子當日被衝昏了頭腦,忤逆父親是兒子不孝,幾日來在母後的規勸下,兒深知兒子做錯了,特來向父親請罪!”

周琰坐在椅子上抬頭看見兒子突然開竅既驚喜又疑惑。

周琰說:“這,想明白了?”

周琰起身走向周澤單手扶起周澤。

周琰說:“來起來,哎呀,這幾日看來你想明白了,那既然如此,為父也不會與你置氣,來澤兒今日朕心情舒暢朕教你寫寫字!”

周澤起身麵帶微笑。

周澤說:“好的,正好明日去學堂先生若是考教,兒子也好有拿得出手的東西,給先生交差!”

周琰看向又恢複可愛模樣的兒子心中很是開心,但多疑的他還是懷疑當時在殿前質問的人,怎麼幾日後就變得如此乖巧,不過這樣的懷疑很快被壓製了,畢竟周澤也是他的親生孩子,再怎麼說也不能懷疑自己兒子。

周澤個子不高,周琰用的桌案對於他來說高了些,他隻能坐在椅子上,努力提高手臂才能書寫,周琰看見兒子這般模樣慈父般的微笑著,鄭文也在一邊陪笑這,勤政殿內一片祥和,仿佛幾日前的衝突從未發生。

難道周澤忘記了,母親的枉死?不會的周澤不會忘記,自沈氏去世後,周澤腰間多出一個香包,這香包是沈氏生前縫製的,但之前周澤嫌棄紋飾不夠英氣,不曾佩戴,自從當日勤政殿對質之後他就時刻不離身的佩戴者,時刻提想著自己,莫要忘記母親的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