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六年太子周琰成婚娶戶部尚書之女王瑾玉為太子妃。成婚不到一年太子妃有孕,但因太子妃年紀尚小,孩子早產不足一月便夭折。次年皇帝賜婚沈,李二人為太子良媛。
沈氏,名韻為兵部侍郎獨女,其父自沈氏小時候便精心培養,所以沈氏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本可嫁與世家子弟為妻但後來其父晉侍郎後,多年未曾更近一步,便把女兒嫁入宮中以求升官。李氏,名婉清,禦史中丞之女,李中丞不欲將女兒嫁入宮中,可皇後欽點,言李氏溫婉,秀外慧中入東宮侍奉太子為極佳的人選。李中丞隻得遵命。婉清臨行前李中丞千叮嚀萬囑咐婉清“入宮後低調行事,平安度日為上!”婉清之後也將此話貫徹始終。
太子妃在興安九年再次有孕,太子得知後萬分小心,十月懷胎太子妃產下一女,長至一歲仍然麵黃肌瘦,太子夫妻很是憂心,日日悉心照顧可事與願違,這個孩子不到兩歲也夭折,太子夫婦連失兩子東宮上下陰雲密布。同年陛下駕崩太子登基改年號宣治。
王氏為後,沈氏封淑妃,李氏封德妃,其餘還有嬪一人,婕妤兩人,可皇帝膝下無一兒半女,隻因初登大寶政務繁忙,少進後宮,皇帝偏愛皇後少去其他妃嬪居所,所以膝下無子。兩年後皇後有孕,周琰十分開心,親自前往寺廟為皇後祈福。兩月後沈氏也傳來喜訊,接二連三的喜訊讓皇宮熱鬧了起來。可好景不長四個月後皇後不幸流產,於殿內掩麵哭泣。
周琰趕來安慰皇後說:“瑾玉,瑾玉朕在,朕知道你傷心,朕也很難過但你剛流產,這樣哭對身體不好,孩子會再有的你我都年輕,太醫說了你需要將養幾年幾年後你還會再有孩子的,不哭!”
周琰用手拭去皇後的眼淚將皇後摟入懷中輕輕撫摸皇後的後背。
皇後聽見周琰的安慰帶著哭腔的說:“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這麼不幸!”
周琰雙目發紅已不知說些什麼,隻是緊緊的抱著皇後,但心中已有盤算。
幾月後淑妃沈韻曆經艱險,生下一子陛下賜名周澤,祈求天降甘露潤澤大地北地旱情早日過去。沈氏生下皇帝長子沈氏還在昏迷中陛下便下旨:皇後喪子,喪子之痛鬱結於心,將周澤放於皇後宮中撫養以慰藉皇後喪子之痛!沈氏產子有功,晉位貴妃,其父賜爵伯。沈氏聽後拖著還未恢複的身體前往懇求皇帝。
沈氏跪在周琰麵前麵色有些發白聲音微顫的說:“陛下,澤兒是妾艱辛萬苦生下的,妾還沒有看幾眼澤兒,陛下就要將澤兒送到皇後那,陛下您太狠心了!”
皇帝麵無表情眼睛看著奏章,頭都沒抬的說:“朕知道。”
沈氏此時淚流滿麵的說:“陛下知道,為何還要如此狠心!”
周琰放下奏章看向沈韻說:“皇後接連喪子,鬱結於胸,太醫與朕說如果想讓皇後好轉需要有一些開心的事情來舒緩情緒,將澤兒放到皇後那皇後看見可愛的孩子一定會開心的,況且澤兒隻是放在皇後宮中,朕又不是奪走了你的孩子澤兒依然是你的孩子,你也可以時常探望,你剛剛生產身子虛養孩子會影響你恢複!”
沈氏止不住哭泣的說:“陛下,那您可否等澤兒再大一些您再將澤兒送到皇後那,您讓我再看看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