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時,本該是條雜草叢生的小路被三三兩兩的人群踏過,道路也隨肉眼可見變得寬敞許多,許多人時不時的議論這此次的召令為何不再是強製征用民力,而是采取這樣的辦法,不僅給飯吃,做得好的還有工錢可拿!

老李頭,你聽說了嗎?這次我們陛下召集我們建船出海,好像是為我們取來糧食的!

一個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聽見有人叫他,回過頭看著說話之人,笑著回道:“你啊,嘴裏就是藏不住話,陛下豈是我們能議論的嗎,不過啊,我聽看皇榜回來的人說了,好像是如今的太子說的建船出海,說是菩薩托夢為之”

太~子?那個啞....?

這人話還沒說完就被老李頭捂住了嘴,老李頭慌張的說道:“害呀,你嘴裏怎麼就藏不住話呢,你想死可別拉著我一起啊,這事就算全天下人都知道,咱們啊也不能說啊,這要是被官爺聽到了,往上麵一報,你人頭就落地咯!你這...唉~”

嗯~你放開我,老李頭,我我不說了不說了,被捂住嘴的年輕人支支吾吾的說道,老李頭這才鬆開了手。

哎,憋死我了,走吧,我不說了!

老李頭搖了搖頭指著他道:“你小子啊,唉~走吧!遲早有一天壞在你這張嘴下!

誌兒~

啃著雞腿的劉誌見有人喚他,抬頭望去,見喚他之人是劉保,開口道:“父皇,叫孩兒何事?”

劉保看著滿臉是油的劉誌笑著說道:“誌啊,你看你如今都五歲了,朕看你這小腦袋瓜也挺聰明的,先前未開口說話時也就由著你玩去了,現在可不行了,朕給你安排個先生教你識字如何?”

父皇,孩兒想去匠作建!

庶子,身為太子怎麼能和那些匠人混在一起?你現在該是從文從武之時,而不是去那什麼匠作建,成何體統?

父皇,孩兒給您賦詩一首怎麼樣?

你還會作詩?吟來讓朕聽聽~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劉保聽見這四句詩詞,心裏大驚道:“好一個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說的可不就是當今這天下百姓現狀,誌兒,你是想告訴朕~?”

父皇~孩兒想為這天下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至於識字,您就不必在意了,孩兒識得,說著小手指了指房頂。

劉保意會但還是小聲的問了出來:“菩薩?”

小劉誌點點頭,做了個噓聲的手勢,劉保也跟著點了點頭!

那,你告訴朕,你要去匠作間做甚?

當然是造一些有用的東西啦,如今雖然船您是命百姓造去了,可是造好了船,還需要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劉保疑惑的問道

海之大,可不比江河,極易迷失方向,雖是讓他們一直往西南方向航行但是難免遇到風浪或不可預知的事故!因此,孩兒想造一物名: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