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未命名2(1 / 1)

腳底踩到幹枯的樹葉,發出聲響,密密麻麻的“簌簌”聲。

幹枯的樹枝,漸漸發涼的天氣,上班的人們都裹緊了衣服,無一不在告訴人們,冬天的到來。

家離醫院要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和別的工作不同,我們不能踩點,因為要換工作服和做好基本的消毒,還要和值夜班的同事做好集體交班和床邊交班。

但是和別人一樣,醫院很大,遠遠你就可以看到醫院的招牌。從看到招牌的那一刻,就感覺靈魂已經不在身邊。但是從接完班的那一刻開始,腦子就需要回來。

和其他病房不一樣,我們科室很少會聽到家屬的笑聲,大部分是家屬的輕輕的哭泣聲。

樓下是產科,別人說產科是充滿粉紅泡泡的科室,大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和我們科室形成強烈對比。

重症新生兒就像恐怖片裏的城堡,外麵總是籠罩著一片灰朦朦的青霧。

我們像是長期在裏麵住著的玩偶。

“滴滴滴”

“嗶嗶嗶”

就算上班前靈魂還沒歸位,聽到這些機器的聲音也會打起精神來,提醒著每一個上班的人。

“16床,那天氣管用了三支PS後,一直上著呼吸機,心率血氧都是平穩的。今天醫生有撤掉呼吸機的打算。家屬都特別關心這個小孩的情況,他爸爸每天都會上來的。”

“23床,昨天有創呼吸機換無創呼吸機,在淩晨三點二十三分的時候出現過一次呼吸暫停,心率下降至82次\/分,血氧下降至77%,後麵都是平穩的。”

“其他的患兒都是平穩的,沒什麼特殊。”

床旁接班結束。

每天的工作其實都差不多,交接完之後就開始按照醫生的醫囑給患兒開始治療。

“16床的家屬來了,醫生允許了進來看看小孩情況,念念等下準備一下接待家屬。媽媽可能有點負麵情緒,讓二線也做好準備。”

一般特殊情況的小孩,病情變化比較快,所以特殊情況都會進來看看小孩情況。正常來說,就是讓患者家屬意識到自己的小孩病情的嚴重性。

因為見不了麵,單單是聽我們醫護的話,不理解且不明白,所以讓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小孩身上有幾個根管,皮膚的顏色有多差,他們才能真正了解小孩情況。

但是我們也要承受很多負麵情緒,像現在這樣。

“我的小孩怎麼會這樣呢,他才多大怎麼承受那麼大的痛苦。”16床的媽媽聲音哽咽,聲音很輕,雖然戴著口罩,但是聲音還是飄了進來。

我沒有說話,我不知道要怎麼安慰她。

媽媽的哽咽聲,一直在病房裏 圍繞,伴隨著呼吸機和心電監護的聲音。

臨出門前,那個媽媽牽起我的手,“周念念護士是吧,我們家小孩的主管護士。”

“是的,怎麼了。”但是我大概知道她想說什麼,

“請你一定要救救我們家寶貝。謝謝你,”還是那個哽咽的聲音,帶了些許誠懇。

“這是我的工作。”這句話很官方也很冷靜。但是我也隻能這樣說。

這句話,我從接這個工作以來幾乎每個住院的小孩的家屬都會跟我說,一樣的誠懇,一樣的哽咽,隻有家屬不一樣有時候是媽媽,有時候是爸爸,有時候是爺爺,有時候是奶奶。

但是我每次聽到這句話,身上感覺有個大石頭壓了下來,怎麼也擺脫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