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血戰清水原(一)(3 / 3)

除了孫資、徐晃、蒲儼、彌且不真、李奇、龐德、高覽、鮑出、杜珩、呼衍奴等幾個主要的文武以外,其他人都是莫名其妙。

“按計劃行事,公方立即組織步兵依險紮營,公明立即組織騎兵迎戰罷。”

“末將得令。”眾人躬身退開,飛身上馬去執行各自任務,留下史阿、徐敏、董亮、朱寓、王彥、聞銳等一幹近衛簇擁著沉思不語而又頗為興奮的楊飛。

工兵營派出工兵四處探索合適的紮營地點,最後確定圍繞一個小丘陵紮營,這個地方的形勢就象兵法上所言,四周高,裏麵低,中間又凸出一塊,實在是理想的紮營點,雖然說距離現在的地方遠了一點。

步兵在騎兵的掩護下向紮營點開進,在各級軍官的催促下,明顯加快了腳步,速度比平常提高了不止兩倍。

楊飛軍隊對於紮營立壘非常重視和講究,工兵營以及各營工兵隊的工兵們,紮營立壘、架橋、修造攻城防禦器械是他們學習和日常訓練的三大課目。就是楊飛,在紮營的問題上也要尊重工兵們的意見,每次紮營都是他們先選定地方,再給各營劃分施工地段。

立壘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一般來說,都是紮成四方形,由於地形原因,也會紮成圓形或者多邊形。對於壘壁的建築是這樣,如果樹木多,就用三排樹木埋在地上,外麵兩排長裏麵一排短,中間填上土,砸實後,外麵的作為壘壁,裏麵的可以作為守兵防備時行走之用,一般壘壁大約高一丈四五尺。土就是從壘壁外挖一道壕溝來取得,這樣可以一舉兩得。

如果附近沒有樹木,比如現在,那隻能挖壕溝取土,夯築成又寬又硬的基礎,將武鋼車拉上去,固定後在車下麵再填上土加固。然後打開武鋼車的側翼板作為壘壁。這些防板平常都放在車轅上,需要的時候再打開豎起來。防板厚有兩寸,外麵包裹著鐵皮,十分沉重結實,上麵有射孔。

壘壁外麵一般會盡量布設鹿角和陷坑,沒有樹木隻能用多挖陷坑的方式來彌補。步兵們現在就是這樣作的,他們和民夫們一起,先清除營壘外一百步距離內的高草,然後交錯挖出許多深四五尺,寬六七尺的坑,土則挖出在後麵堆成一堆,增加馬匹奔跑的難度。其他的還包括挖井,挖廁所,挖土覆蓋糧車,搭造帳篷、馬棚,分割防區等等。由於經常訓練,整個工作進行的有條不紊。

與以往相比唯一的不同是,今天他們還在壁壘內側四丈多的距離上,用土築成幾十個高一丈、寬兩丈,長四丈的斜土台。這個土台是用來放置弩車的。楊飛此次出兵,總共攜帶了一百一十輛弩車,占已經製造出來的弩車總數的三分之二。弩車由於車體寬大沉重,很難通過狹窄的雁門關道,所以沒有趕得上參加雁門關之戰。

“主公,不好!這裏的水又苦又鹹,根本沒法食用,我們連續挖了幾個地方都是如此。”杜珩氣急敗壞地來到中間小丘陵所在的中軍報道。楊飛一聽也急了,紮營而無水,那根本就沒法守備。

趕緊跟著杜珩飛步跑下坡,趕到當場。到了後隻見工兵們個個哭喪著臉,用手杵著鐵鍬發楞。楊飛接過一碗水喝了一口,確實極其難喝,這可怎麼辦?現在營壘已經立起來一半了。

看到很多將士都停了手裏的活計,過來觀看。楊飛咬咬牙,計上心頭。跪倒當地,朗聲對著蒼天禱告道:

“大漢後將軍、並州牧飛敢告於炎黃先祖及浩浩蒼天:仆其不敏,領率健兒,深入大漠,追殲醜虜,於是千裏。若祖先有靈,佑我大漢,請賜甘泉。”

禱告完後,楊飛站起來,嚴厲地喝令身邊的工兵:

“換個地方,挖,挖,一直往下挖,一直到挖到沙石層。挖下去一尺,我賞賜你們黃金一斤。”

工兵們既聞嚴令,又有重賞在前,還有什麼猶豫的,在南麵又重新找個草長的繁茂的地方,幾十個人輪番上陣,奮力挖了起來,其他人則往上汲水。

眾人一連挖了近一個時辰,挖出了一個深達十幾丈的深坑,隻聽叮咚叮咚之聲,挖到了石板上麵了。下麵的人滿身滿臉都是泥漿,但抬頭看楊飛麵無表情,隻好接著挖。突然一聲咚的聲音,打穿了石板。一股泉水從下麵噴薄而上,淹沒了下麵的十幾個人,大家趕緊扔下繩子,七手八腳把他們拉上來。他們前腳剛上來,泉水已經湧滿了整個大坑,咕咚咕咚不停冒泡。周圍的人一看,都是歡欣鼓舞,齊聲高呼。

楊飛也是欣喜異常,不斷頷首。旁邊的孫資道:

“此泉既是使君祈求神靈所得,就稱之為神應泉罷。相信列祖列宗既然賜予我們神泉,也一定會保佑我們打贏鮮卑人的。

“萬歲、萬歲,大漢,大漢!”

將士們聽言都是士氣高漲,歡呼萬歲不已,聲音在茫茫草原上遠遠傳開,撞到難侯山上又傳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