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木村(1 / 1)

從古至今出現過四大正統盜墓門派,分別為搬山卸嶺,發丘摸金,其餘分散盜墓者更是數不勝數,而在其中摸金經過小說傳播最為出名。

漢朝時,張道陵天師成立道教後便找到四大門派的主流傳承人,將各門派小部分正統傳承人和自己的後代一起安排在現江西境內,取名為道木村。

在創建道木村之後張天師並沒有製止四大門派的盜墓行為,反而開壇做法去除晦氣,告與各大門派隻取物不破壞。

之後各大門派便積極吸收應用道家知識,其中發丘和摸金最為積極。

比如說發丘中郎將有一個叫做“發丘印”的印章,號稱是一印在手,百無禁忌,上麵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這八個字就是出自於道教的典籍之中,意思就是天上的神仙下降賜福,屬於吉兆,諸如此類與道教有關的物品還有很多。

又比如摸金校尉,觀星聞土,識風看水,都是由道家風水衍化而來,大名鼎鼎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也是由清代摸金高手結合道家殘卷所創,風水理論體係龐大繁雜,摸金校尉所擅長的風水秘術,都是以《易》為總綱,屬於道家一脈。

在那之後張天師在村子中央建了一個天師府,以便於處理村子事務,又以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擺放石像,寓意鎮壓陰邪守護村莊。

不僅如此,張天師還會偶爾來到道木村開壇講道,在一次帶走一部分後代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過,四大門派根據張天師的告訓有條不紊的生活,在亂世時保存下來大部分傳承。

發展到現如今與其說是村子不如說是一片別墅群,村裏人都靠著祖上盜墓積累的原始財富以財生財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其他四大門派也有了主要姓氏,分別是

搬山道人 楊

卸嶺力士 陳

發丘天官 柳

摸金校尉 張

從天上往下俯瞰整個村子分成了五條直線,五條建築群分布:中間張天師的後代,左發丘,右摸金,發丘旁邊是搬山,摸金旁邊是卸嶺。

留在村裏的一般都是正統傳承,大部分分支都遷至其他地方,也有的正統傳承不願意留在村裏,並不會強製任何人留在村裏。

從建築分布就可以看出來,發丘和摸金是更親近張家後代,村裏的各項事物也都會更偏向於這兩家,尤其是摸金,不僅積極吸收道家文化而且還和張天師同姓,這也導致兩家之間聯姻頻繁,親上加親。

但這也導致搬山和卸嶺不太滿意,於是經過五家話事人討論最後得出一個每派自建一個祠堂,自家事自家解決,不用再事事去天師府。

自那之後村裏就沒有之前那麼團結,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些糾紛,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地基的問題,畢竟四聖所在,鬼物不侵的思想太過於深入人心,誰都想在四聖守護之地多占一點地方。

張氏族長到我爺這的時候基本就不管村子了,一半時間看不到人影,而到了我爸這更是整天看不到人。

雖然說各大門派自建了祠堂,但跟其他門派起糾紛了還是需要來天師府調解和談。

而這也導致隻能讓已經退休的爺爺來主持,為了不那麼麻煩幹脆製定了每口人固定多少平米,這才服眾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