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送生辰綱的太平車(引子)
梁中書備好生辰綱,預定於五月十五日啟程,著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這裏提到的太平車,在網上搜了很多資料,基本是都說是一種四輪木質的車子,需用四五頭騾馬拉運,載重量可達五千斤,隻是十分笨拙,隻能在官道平坦處行走,每天隻能行進三十裏,按照水滸傳中所說梁中書的十萬貫生辰綱,不可能是銅錢,十萬貫就是一億枚銅錢,折合下來260噸,十輛太平車也拉不了,全部換算成白銀,就是十萬兩,宋代的一兩大約是現在的40克,也就是四噸,也用不了十輛太平車來運送,所以,這個太平車,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兩輪的,載重量不超過數百斤,一頭牲口就可以拉動的那種,而且單人也可以推著走,就像以前農村常見的架子車一樣。
梁中書的十萬貫生辰綱,不可能全是白銀,這裏我們合理推斷一下,十萬餘貫錢,按照宋代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1:11,其中五萬五千貫換成了黃金五千兩,重量大約是現在的二百公斤,五萬貫兌換成白銀,大約五萬兩,重量大約是現在的2000公斤,,生辰綱不能僅僅是黃金白銀,剩下的就采購成珍珠人參等貴重物品,大約是一百公斤,這些東西加起來一共是2300公斤,4600斤,分裝在十輛車子山,每輛車上460斤,這樣就和水滸傳的故事情節在邏輯上就相符合了,十名精心挑選出來的士兵推車每天走上三五十裏路基本上沒問題。
等到楊誌護送生辰綱時,用了十名軍健,每人挑著擔子,算下來每人要挑460斤,這幾乎是不可能的,460斤能不能挑起來都值得懷疑,還要挑著往東京去,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即便是再強壯的士兵也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最有可能的就是,十萬貫生辰綱全部換成了黃金,大約一萬兩,也就是400公斤,每人的擔子上挑40公斤,也就是80斤,這樣就合乎邏輯了,經過訓練身體強壯的士兵,負重40公斤長途跋涉是沒問題的。
為什麼要專門講這個太平車呢?因為後麵我要將前一次生辰綱搶劫案,按照《水滸傳》的描寫習慣和留下來的疑點做一下推理,講述另一個不一樣的搶劫生辰綱的故事,故事裏設定的太平車就是這個樣子。
生辰綱大劫案之李應版(1)
話說薊州府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楊雄,聽得知府吩咐,有一個打死人的囚犯要關進薊州府牢城,楊雄心下好奇,想看看打死人的凶犯是何模樣,正在沉吟間,眾衙役已經將凶犯帶來,囑咐楊雄好生看管。將凶犯交給楊雄後,楊雄仔細打量這凶犯,身材長大,生得闊臉方腮,眼鮮耳大,貌醜形粗,猶如一張鬼臉。
楊雄看著這麼一張醜臉喝問道:“堂下所跪何人,所犯何事?”那人便回話道:“回節極的話,小人是中山府人士,姓杜名興,和幾位同鄉湊些本錢,專門來薊州府做些牛馬買賣,今日不合與同夥張貴起了爭執,那張貴槍棒嫻熟,武藝高強,加之他出的本錢最多,大夥兒推舉他為頭領,一應錢財銀兩,都是他來做主,昨晚這張貴外出未歸,今早上回來對我等說,我等眾人的本錢被他遺失,其實是他昨夜去賭坊輸沒了本錢,又去瓦舍找那翠兒,把我等本錢盡數付與那老鴇,歸來卻謊言欺瞞我等幾人,我等氣急,與他理論了幾句,不想這張貴仗著自己有些本事,竟然對我等幾人肆意辱罵,甚至動手打人,小人看不過眼,就和他放對,小人本事略勝與他,不想失手將其打死,被地保等人扭送至府衙,求節極老爺看在我無心失手的份上,暫且饒了這頓殺威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