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隆冬之際,前幾日的大雪漸漸消融,不少孩童在街道上玩鬧,不少商戶小販也經營買賣來。
彙祥樓內,一個身著粗布衣服的丫頭正在後廚賣力的忙活。一雙破布鞋上被打滿了布丁。
\\u0027\\u0027小奴!掌櫃的招呼你去前廳收拾碗筷呢。好幾桌的碗筷堆在那,像什麼樣子!!\\u0027\\u0027
說話的是隆掌櫃的一個遠房侄子名喚隆布。
因仗著與隆掌櫃的叔侄關係對酒樓裏的人頤指氣使。又因小奴年幼孤弱常常欺負於她。
小奴是隆掌櫃在前年禹州洪水時救下的。當時瘋婆婆讓小奴給隆掌櫃磕了三百個響頭,小奴雖不解倒也照做了。
自小奴記事起就從未見過爹娘,她自小在乞丐窩裏長大,乞丐裏有一老嫗,大家都叫她瘋婆子,可小奴卻很敬重她。
小奴年紀雖小卻也讀過一些書,識得一些字。在小奴心中對這位旁人嘴裏瘋瘋癲癲胡言亂語的婆婆十分敬重。
她一身襤褸,頭發亂蓬蓬的卻懂得天文曆法,熟讀四書五經,就連算數也精通一二。故而,小奴也常稱她為文婆婆。
小奴對文婆婆的身世並不了解。但小奴記得文婆婆對她的好。
她常常把自己乞討而來的食物與小奴分食,自小奴與文婆婆相識起,她就穿著文婆婆從亂葬崗的死人堆裏扒來的衣服。
文婆婆怕小奴染上死人的病氣常常拿著衣服到凃鎮後山清洗。
冬天天冷,有的時候冷的河水直接被凍實了,文婆婆就想辦法生火給小奴烤她那破爛的棉袍。
禹州洪水,文婆婆帶著她四處逃難。在一間破廟中遇到了同樣逃難隆掌櫃,隆掌櫃看她一個老太婆帶著一個幹癟癟的女娃娃,心生憐憫。
文婆婆則在小奴熟睡之際央求隆掌櫃帶出禹州時帶走小奴,並給了隆掌櫃一機關小盒,叮囑他為小奴保管。並掏出了自己攢了十年的五兩銀子,這本是留給小奴做嫁妝的。
那夜文婆婆叫醒熟睡中的小奴,讓她跪下給隆掌櫃磕三百個響頭。小奴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文婆婆讓她做必定不會是害她。
隆掌櫃的幾次讓她起來,小奴卻隻是磕頭。待小奴磕滿了三百個頭回頭看向文婆婆時,文婆婆僵直的躺在草垛上。
小奴飛撲到她懷中:\\u0027\\u0027文婆婆,我做完了,小奴做完了。\\u0027\\u0027文婆婆抬手揉揉小奴蓬亂的頭發:\\u0027\\u0027好孩子,從今往後跟著隆掌櫃的學些傍身的本事。\\u0027\\u0027
\\u0027\\u0027你去哪裏婆婆?你也要丟下我嘛?\\u0027\\u0027小奴的眼睛有些疼,鼻子也有些發酸。文婆婆笑了笑:\\u0027\\u0027傻孩子,婆婆不會丟下你不管的。你忘啦?婆婆我可是長生不老的,隻是現在婆婆有一重任,不得不與你稍稍分離一段時間,將你交與隆掌櫃照顧。待時機成熟,婆婆我自會去見你。\\u0027\\u0027
小奴懵懂的看著婆婆。她很害怕婆婆像街邊那個說書的先生那樣一口黑血吐出來,而後又死不瞑目。
好在婆婆隻是躺在草垛上休息,小奴暗想。
隆掌櫃的看著這祖孫二人情深義重,說道:\\u0027\\u0027請老嫂嫂放心,我定當不辜負嫂嫂的囑咐,將小奴這孩子照顧好!\\u0027\\u0027再後來,小奴隻記得自己睡了一覺,醒來時就隻剩下自己與隆掌櫃二人,文婆婆早已不見了蹤影。
文婆婆用木炭在地下寫下了一個“鶯”字。
小奴不解的問隆掌櫃這“鶯”字是什麼意思。隆掌櫃卻並不回答她,隻是眼中閃過一抹仇恨和無奈。
隆掌櫃抱起小奴:\\u0027\\u0027孩子,咱們這天下怕是要變天嘍!\\u0027\\u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