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負責人(1 / 2)

蘇惟生細想了一會兒,“駐守的兵力肯定得平陽伯出,這墾荒的負責人嘛……”

他眼前一亮,“王爺以為,蘇家人如何?”

滇池王一愣,“你們蘇家不是在守孝嗎?”

蘇惟生道,“三位族伯孝期未過,但下官的族兄和侄子輩,隻需守一年,眼下時間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大伯未急著安排起複,應該是因為皇帝的緣故。”

“況且眼下朝中亂象橫生,說實話,下官的族兄和族侄都是老實人,不適合去趟那渾水。”

“可要去關外就不一樣了,雖然條件艱苦些,可沒什麼人使壞,倒可以做些實事。”

他說的主要是蘇惟琛和蘇茂謙父子,兩人是二房蘇正文的子孫,不像蘇惟鈺作為承重孫,要守三年。

這兩個最缺曆練,不擅長勾心鬥角,卻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做事情也負責。

丁憂前蘇惟琛外放至晉中,不也幹得好好的嘛。

如今起複去關外,好歹恢複了官身,總比閑在家裏好,否則那莫氏又該生事了。

莫氏?蘇惟生眼珠子一轉,把那勢利眼弄去關外吃幾年沙子受受教訓也成,左右有夏氏在,茂謙吃不了虧。

去關外墾荒也算外放,等朝中風波平息,資曆也有了,兩全其美啊!

蘇惟生越想越覺得可行。

滇池王皺起眉頭,“可關外苦寒更甚花城,他們會願意去嗎?”

蘇惟生笑了笑,“不是下官自誇,已逝的蘇老太爺治家有方,家風極正,隻要當真為大魏好,蘇家子孫就沒有不同意的。下官回頭就寫信回去說說這事兒!”

到時候就算莫氏不肯去,有蘇正良跟何氏在,也不怕她不肯答應。

“另外,蘇家還有好幾個秀才舉人賦閑在家,孝期也都過了。下官覺著,如今關外百姓也是大魏子民,雖然都是些不開化的莽夫,可忠孝節義之道最是要緊,總要有人教給他們才是。”

這說的是蘇正良那一房的所有子孫,以蘇正良的脾性,定不肯讓舉人子孫在這時候參加春闈,為遠慶帝效力的。

與其這樣,不如再發揮點別的用處,傳道授業,同樣是大功德一件。

見滇池王有些意動,蘇惟生又道,“隻是下官鬥膽,想為自願去關外墾荒的蘇家人求個恩典……”

滇池王擺手,“你不說本王也明白,待墾荒之事有了成效,論功行賞本就是應有之義。到那時要是本王……本王必不會忘記蘇家的功勞。”

蘇惟生拱了拱手,“多謝王爺!”

他看向那兩頁紙,“隻是這法子,當真是先生想出來的?若不是,能否允下官見一見那位高人,以便討教?”

羽先生要是在農事上有這樣的見解,當初的花城又怎會一貧如洗?

不是蘇惟生小瞧羽先生,實在是這兩年多看下來,他早明白羽先生擅長兵法權謀,於民生一道就……

滇池王扯了扯嘴角,“討教是不成了。這法子原本出自太祖的手稿,是本王命人偷偷進皇陵弄出來的。”

他從晉王手裏得到太宗的手劄之後就靈機一動——有沒有遺詔,太祖本人應該才是最清楚的。

幼時聽父王提過,太祖也有寫手劄的習慣,那上頭……會不會提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