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私兵(2 / 2)

“家裏出事之前,草民雖然讀不進去書,道理還是聽先生講過的,知道事關重大,偷了幾樣東西就摸著路下山了。這麼大的事,草民不知道該找誰,先前擔心縣令大人也是知情者,並不敢貿然找上門,後來打聽了好幾天,知道陳大人是個好官,這才敢相告。”

陳縣令接道,“微臣起初也不敢相信,更不敢對下頭的人透露分毫,思來想去,派了幾個心腹去吳山村打聽,據說從十幾年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大戶人家往山上跑,還帶了不少東西,村民還以為是去行獵的,都沒太放在心上。”

“不過吳山太大了,另外幾道山口並不屬於平寧縣的管轄範圍,所以微臣也無能為力,隻能派心腹喬裝成平民混進去,一方麵打探情況,一方麵是防止大批人馬遷走。”

“微臣並不知曉孫壯士口中那姓高的是何人,但……朝中最有權勢的……”

陳縣令小心翼翼地道,“微臣隻聽說過懷……懷恩公府。”

陳縣令怕打草驚蛇,便以述職的名義回京,找到了昔日的上峰江序。

江序是承恩公府的旁支,如果那“姓高的”果真是懷恩公府的人,陳縣令隻能寄望於同樣為皇帝舅家的承恩公府了。

就算不是懷恩公府,江序也是他能接觸到的最接近皇帝的人。

江序道,“謀逆之事非同小可,微臣不敢擅專,又不能讓陳大人露了行跡,隻能求了族伯,秘密帶他二人進宮。”

江序近來頗受重用,但畢竟品級擺在那裏,想帶身份不明的人進宮麵聖,單宮門那一關就過不去。

陳縣令想了想又道,“微臣原本與蘇侍郎的侄子也有幾分交情,可蘇家同微臣一樣,寒門出身根基太淺……不知結果之前,微臣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拖累了他們。”

承恩公府卻不一樣,兩位太後鬥了這麼多年,朝中誰不知道?雖然高太後沒了,但隻要事關懷恩公府,承恩公必然是願意管一管的。

承恩公聽出陳縣令的言下之意,不由苦笑搖頭,這書呆子,要換了個心胸狹窄的,往後就是不弄死他,也得讓他長個大教訓!就算是人盡皆知的事,你也不用說得這麼直白吧?

“皇上,老臣與懷恩公確有不和,卻沒必要拿這麼大的事來栽贓陷害。陳縣令和孫勇所言是否屬實,隻要派出錦衣衛一查便知。”

熙和帝揮揮手讓人把孫勇帶出去。

他做夢也沒想到,親舅舅竟會做出這等謀逆之舉,這是最得他信任的親舅舅啊!

可想到懷恩公的言行舉止,他又不得不承認,其實一切並非無跡可循。

懷恩公府在京中是出了名的囂張跋扈,原以為仰仗的是他這個皇帝外甥,可現在看來不止如此——

高太後去世以後,懷恩公府的人就不常進宮了,懷恩公世子更是去了江南散心。

而懷恩公少有的幾次主動進宮,也是為了幾個小輩的差使——他已經看不上閑職,想讓兒子孫子進禁軍或者五軍都督府。

再聯想起今日之事,這能是為了什麼?

但這就能證明懷恩公府謀反嗎?不,熙和帝想,他怎麼敢信呢?

“把吳通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