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好事(2 / 2)

蘇正德沉默了一會兒,“這還算好的,有地種,有肥料用,將來好歹有糧食吃。看看那些佃戶,再看看有些地方,辛辛苦苦一整年,到頭來糧食都不是自己的。”

蘇惟生默默籲出一口氣,佃戶們且不必提,就說隴西那場旱災吧,餓死了多少人,到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接下來幾日,蘇惟生也沒歇息,帶著人滿花城地跑。

有他在,各地村民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知府大人和蘇老爺跟他們一塊兒下地呢,也不知道種出來的米麵是不是能更好吃!

一通功夫下來,別的不說,蘇惟生在民間的名聲倒是一天比一天好。

畢竟能跟大家夥一起下地幹農活的,總不可能是個腦滿腸肥的貪官吧?

蘇惟生的心情也著實不錯,公務順利,幾位好友的信也陸續到了。

蘇瀾已於五月初一平安產下一女,取名望舒。

蘇沁五月二十八產子,取名辰良,杭曉嬋五月十六產子,取名邦彥。

其中,舒姐兒的名字是何父跟顧氏讓何軒自己起的,良哥兒的名字是老平陽伯,也就是嶽西池的祖父起的。

看來對於嶽西池這個二十年沒見的孫子,老平陽伯還算重視。

曹承沛長子的名字麼,自然是杭參政的手筆。

對了,蘇茂謙的妻子夏氏也有身子了。

蘇惟生看信看得既高興又心酸,為什麼高興自不必說,心酸的是,昔日好友個個都當爹了,自己卻……想到林鈴,他的胸口下意識地刺痛了一下。

蘇正德夫妻倆卻笑得合不攏嘴,直說幾個名字起得好,可具體好在哪兒,又說不上來。

蘇惟生便給父母解釋,“這‘望舒’二字出自《離騷》中的‘前望舒使前驅兮’,原本指月神。不過二姐夫擇了這兩個字,應該是更希望我外甥女將來舒心適意,平安順遂。”

然後又說起“辰良”和“邦彥”的由來。

周氏一個勁兒地說好,“這名字起得好,有來曆有典故,還好聽。”

說著又轉向蘇正德,興致勃勃地討論起肚子裏那個小的的名字。

蘇惟生卻在心裏吐槽,老平陽伯和杭參政就算了,何軒那家夥在起名字的時候定然色迷心竅了——

望舒二字的確不凡,可後麵那個“舒”字,聽起來是不是跟‘蘇’很像?自家這姐夫到底是想“望舒”,還是想“望蘇”呢?

嘿嘿嘿,蘇惟生想到姐姐姐夫親密無間的模樣,笑得十分猥瑣。

一時間,一家人都忙著回信、忙著給新出爐的小崽子們打金鎖片和小鐲子什麼的,最後托了本地信譽不錯的鏢局往京城和隴西送東西。

當然,不止有送給孩子和產婦家的,還有給寧家的、梁家的,給蘇老太爺、蘇正良和蘇正文的,給杭參政的……

什麼本地的幹餅、茶葉、熏幹的火腿、幹菌菇、藥材啥的,零零總總裝了幾大車。

隻是蘇惟生的好心情並沒能維持多久。因為夏禮青那邊,再次傳來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