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非要拉上嚴五爺,把事情鬧得人盡皆知,讓皇上下不了台呢?
小柱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原因。
三雙眼睛齊刷刷轉向了蘇惟生。
蘇惟生抬起眼皮,“我問你們,龐侍郎是什麼人?”
小柱不假思索,“刑部左侍郎啊!”
“太浮於表麵,再想。”
三人麵麵相覷,愣是沒想出來。
蘇惟生暗暗搖頭,將筆擱在筆架上,
“龐侍郎是文官、其父寒門出身,是清流中的清流。懷恩公府是外戚、權貴。而文官最重要的並非才學和聖寵,而是氣節。”
氣節?三人一臉茫然。
蘇惟生端詳著剛寫好的大字,不疾不徐道,
“孟聖有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龐侍郎若私底下找皇上,受了好處,將此事悄無聲息地了結,旁人會如何看他?”
“先帝年間,龐侍郎的父親二十六歲赴任河中為縣令,為治水耗盡心血,最後蓄泄、擋排、水田的問題解決了,上河十年未決堤。他本人卻在最後一次巡視河道、準備調任回京之前因心力交瘁、突發急病跌進上河,就此殞命。”
“在那之前,他提出的治水方針就被廣泛運用到了各個水域。先帝感念其功德,特追封為光祿大夫,諡號‘忠勤’,稱其為‘天下士子之楷模’,天下士子無不敬佩。”
“龐侍郎的求學之路和仕途能走得如此順利,都是因為他父親的遺澤。”他的授業恩師,就是那位名震京城的杜大儒。
“而這樣一位名垂青史、受咬人景仰的忠臣能臣,他的兒子屈服於外戚的淫威之下,忍氣吞聲,為了討好皇上,連光明正大替兒孫討個公道都不敢,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龐侍郎若真這麼做,就無異於敗壞門風,會一輩子被人看不起,甚至要遭天下讀書人唾棄。從前因龐老大人享受到的種種便利,都將不複存在,甚至……”會被盡數收回。
小柱小聲道,“可他向皇上賣了個人情,皇上也會投桃報李吧?”
“投桃報李?”蘇惟生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小高氏的幼子成了傻子,長房會放過五房嗎?龐家作為五房的姻親,為了那兩個孩子,早已成為一條船上的螞蚱。這次龐書墨受傷,就是最好的證明。”
“此事鬧得人盡皆知,百官議論紛紛,皇上要保住懷恩公世子,又要平息眾怒,怎麼著也得推出一個有分量的人出來頂罪。如此,龐家和嚴五爺就又得罪了懷恩公府一次。”
“雙方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再加上懸在前頭的爵位和懷遠軍的兵權,不爭個你死我活如何肯罷休?你說,在懷恩公與龐侍郎之間,皇上更看重哪一個?”
還用想嗎,宮裏還立著個高太後呢!
小柱撓撓頭,“所以,龐侍郎隻能豁出去。他父親有個‘天下士子之楷模’的稱號,一旦帶累了他父親的名聲,就會連累整個寒門、甚至所有文官被外戚權貴恥笑,清譽蕩然無存。往後,說不定朝廷所有文官都會給他使絆子。惹了百官反感,皇帝卻視而不見……”
小柱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蘇惟生笑了笑,“孺子可教。”
小柱又問,“少爺,如今他把事情鬧大了,這些文官會幫他嗎?”
蘇惟生沉吟片刻,“正經文人素來看不上外戚,就算不站在龐侍郎這邊,至少不會跟他作對。”
他真正好奇的是,若皇上執意偏袒懷恩公府,這些文官,會不會物傷其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