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努力倒也罷了,別人同樣頭懸梁錐刺股。
可關鍵是這一路走來,他家少爺給了這些人多少幫助?
生活方麵,傳授拳法讓眾人有一個好身體,能挨過夏日酷熱冬日嚴寒的號房;在曹家寒微時接濟曹承沛,讓他免了多少花費?除掉清和鎮楊家,讓何軒之母顧太太能在人前露麵,自由交際,何軒也少了後顧之憂;替蘇茂謙聯姻定國公府,讓莫氏重視長子……
就說如今對幾位少爺照顧有加的杭參政,當初救下林姑娘還是自家少爺最先發現並出手的呢!
而寧老太爺費心指點、打聽主考官,看的又何止是嶽少爺的麵子?
再說學業上,自家少爺在二老爺蘇正文的私塾時便不著痕跡地對茂謙少爺幾個全心輔導,傾囊相授。
後來每次科考前分析題型、猜測題目、分析考官喜好、做考前特訓……不說別人,就是大老爺蘇正良和琛三爺,都沒這麼細致深入地準備過。
他家少爺把份內份外的都做了,這些人可謂是走在了所有考生的前頭。
又不是天生愚笨的人,要是還考不上,那才叫怪事呢!
長寧一拍腦袋,“對哦!等殿試完回鄉,蘇、何兩家就真的成一家人了!”
蘇惟生聽到小柱幾個報的信,扶著茶幾喘了好幾口大氣,“真的中了?第二名?”
何軒與曹承沛忙道,“我們真的中了?”
眾小廝急忙點頭,“真的,真的,少爺您別激動!”
三人一時又高興又心酸,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半晌說不出話來。
還是府裏的下人們紛紛湧了過來道喜才打破沉默。
蘇正良還未下衙,但各部堂都會發下榜單,想必此時也得到消息了。
侄子、外甥、侄孫、侄女婿全都中了進士,何氏笑得合不攏嘴,整個蘇家從主子、管事到丫鬟,臉上無一不溢滿激動之色。
何氏笑眯眯地道,“好!好!何媽媽,快吩咐下去,主家有喜,每人多發兩個月的月俸!”
而後又看向狼狽不堪的小柱幾個,“賞他們一人二兩銀子!”
眾人急忙行禮拜謝,麵上的笑容更大了!
大夥還沒熱鬧完,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便在門外響起——報喜的人到了!
會試取的人多,報喜並不像院試和鄉試那樣,從最後一名報起,而是從第一名開始。
趙懷瑾家離得近,頭一批報喜人去過之後就奔著蘇家來了。
何氏眼中一亮,立刻命下人小柱幾個抬著早就備好的鞭炮和喜錢去了門外。
蘇惟生等三名新晉的貢士自然不能避而不見,也跟了過去,接受報喜人和街坊四鄰的恭賀。
這些蘇惟生三人本想自己準備,但蘇正良夫妻是何等人,自家又不缺銀子,又豈會讓幾個小輩自己出錢?
況且這等喜事本來就應該讓長輩操辦,如今幾個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他們夫妻兩個可不得多顧著些嘛!
送走報喜人,又安慰了眼眶發紅的何氏好一會兒,三人才回到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