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前塵(二)(1 / 2)

為什麼呢?一來為皇帝省時省力,二來也是為替自己留條後路。

當時諸皇子鬥得你死我活,慶隆帝的身子已經大不如前。

他明麵上隻忠於慶隆帝一人,實則沒少暗中為盛貴妃母子行方便,也因此知道了不少秘密。

蘇惟生清楚,在宮裏,知道得太多的人往往活不長,便也暗地裏開始為自己謀退路。

蜮族的本事和隱居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梁淳勸他,“救了小公主,蜮族全族上下都會對你感恩戴德,何至於此?”

蘇惟生卻道,“再感恩戴德,一個失去權柄的孤老頭子,又如何能與治好全族宿疾的貴人相提並論?命脈麼,還是握在手裏才能萬無一失。”

“況且,陛下對蜮族已起了滅族之心,我讓你向陛下提出下毒,又何嚐不是在保全他們?闔族病弱早死,好歹還有人能活,總好過全族被誅吧?”

梁淳沉默良久,最終同意了。

蜮族身上的毒之所以能延續好幾代,是因為那毒並不是單純的毒。

確切地說,是一種毒蟲的蟲卵,產自西北高山,色白體微,形似白芝麻,卻比後者還小得多,名喚“黛朱”。

製毒之法是在大內藏書閣裏的一本《毒經》上看到的,毒蟲麼,是梁淳找來的。

將蟲卵用幾十種劇毒藥材喂食數日,可保蟲卵生機不斷。而這蟲卵繁殖性極強,隻要人體中還有一滴血,就絕不會消亡,反而會順著血脈流進子嗣的身體之中繼續繁衍,生生不息。

蟲卵越長越大,需要的血肉也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蜮族族人出生之時從脈象上看隻是有些輕微的弱症,但後來卻會越來越弱,直至血枯而亡。

蜮族的確擅蠱,但這種蟲卵就算放血也無法清除,除非……把全身的血放幹,一滴不剩。

當然,對著慶隆帝,梁淳隻說瞧見書上有這麼一種毒,還未曾試著製過。

慶隆帝聽完卻龍顏大悅,“盡管試,需要什麼就跟蘇惟生說!”說完當著梁淳的麵把他叫上前,“你吩咐下去,無論梁愛卿需要什麼,都要全力滿足!”

“奴才遵命。”

慶隆帝十分高興,還對他說,“朕常常覺得你太過婦人之仁,不想你這一念之仁,竟歪打正著替朕辦成了一件大事!事成之後,要什麼獎賞你盡管開口!”

蘇惟生垂下眼眸,“陛下指的是……”

慶隆帝笑道,“你不是一直在照顧小十三嗎?朕這個女兒,想必對你已十分信任。等梁淳那邊把東西製出來,就由你去動手吧!”

所以後來他設計讓小公主假死、送他們離京,才能如此順利。

梁淳早在製毒的同時便配出了解藥,隻是已被慶隆帝下令全部銷毀。不過梁淳臨死之前,已將配方交給了他。

慶隆帝駕崩以後,擺在蘇惟生麵前的其實有四條路:第一,守陵;第二,拿著信物去蜮族族地隱居;第三,留在京城;第四,殉主。

他隻是一時起了貪念,舍不得到手的榮華富貴,才沒有去那等窮山惡水之地而已。最後落得那樣的下場,其實也是他咎由自取。

那毒是梁淳所製,命令是慶隆帝所下,動手的卻是他。

這一百多年來,蜮族不知有多少族人因他而死。

所以他常常在想,鈴兒的死,是不是上天對他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