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想法子(1 / 2)

從第二天起,晌午的課程就增加到了三堂,蘇惟生三人每日仍照常上課回家,兩點一線,看似沒有任何變化。

但走在路上,已時常會有人同他們打招呼,課餘時間也有同窗過來攀談。

蘇惟生與何軒八麵玲瓏,蘇茂謙不爭不搶,嶽西池雖不喜與人交往,卻也知道日後為官少不得要同外人打交道,也在有意改正。

如此一來,也漸漸結交到了幾個朋友。

“青雲樓文會?”這天剛下學,蘇惟生就被張嘉樹拉到角落,塞了一張帖子。

張嘉樹是張學士的長孫,今年二十二,是太學出了名的君子。

這幾天林傑偶有出言不遜之時,他出麵打了好幾次圓場,言語中也有偏幫之意,漸漸結下了幾分交情。

“不錯,”張嘉樹笑道,“有了這張帖子,不用作文章也能進去。”

青雲樓文會向來讓舉子們趨之若鶩,卻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文會開始之前,會由請來的主持者守在門口出題,想參加的舉子當場作出一篇文章或一首詩,主持者滿意方可進去參加。

雖是守門,實則有些守擂的意思,行的也是風雅之事,所以並不會因此便被人瞧不起。

當然,如趙懷瑾那等名動京城的才子是用不著過這一關的。

除此之外,主持者也會發出幾張帖子,留著做人情或者給看重的小輩,憑此帖直接進去。

“張兄為何選擇將帖子給我?”

張嘉樹深深看了他一眼,“因為蘇賢弟是個聰明人。”

白修竹對他說過,蘇惟生是南陵郡的解元。

難怪開學那天他會覺得耳熟——羅大人與吳大人回京之後,曾在祖父麵前對此子大加讚賞。

文章他也看過,的確驚才絕豔,絕非如今在學裏表現出來的水平。

既如此,就是刻意在收斂鋒芒了。這樣的聰明人,他自然願意結交一二。

“彼此彼此,”既被人看了出來,蘇惟生也不想再裝模作樣,“那麼,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文會時間在冬至的前一天,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屆時倒也不必再一味藏拙,他是可以憑自己進去的。

不過曹承沛那邊不是還沒著落麼,幹脆給他好了。

蘇茂謙有蘇正良,嶽西池有寧老太爺,何軒有那個實力,曹承沛麼,還真不一定。杭君諺那邊若要拿帖子,定少不了借揚威侯府的力。

他沒與揚威侯府其他人接觸過,但杭曉嬋那邊他還沒問過,且看杭參政的態度,也知他們與杭參政不是一類人。蘇惟生直覺曹承沛與那邊牽扯太多並非益事。

張嘉樹臉上笑意更深,“我很期待蘇賢弟在文會上大放異彩。”

“張兄實在太高看在下了,”蘇惟生揚了揚手上的帖子,“謝了!”

張嘉樹擺了擺手,先行離去。

蘇惟生微微一笑,將帖子揣進懷裏,回去的路上就跟幾個好友說了這事兒。

“我知道,”何軒道,“前日大師兄家的管事來看我,還問要不要給我弄一張,不過我想自己試試。”

曹承沛道,“你這師兄倒是處處想著你。”

何軒歎了口氣,“大師兄都五十多了,幾個兒子都在外為官,難免膝下寂寞。明日休沐,正好過去陪陪他們。”

太學與博陽府學一樣,都是上八休二,所以接下來眾人都有兩天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