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叮囑(1 / 2)

回到蘇家已是戌時三刻,眾人應酬一天都累得不輕,梳洗完便早早歇下了。

翌日用過早飯,蘇惟生陪同周氏母女出門買要帶給各家的禮物,蘇正德便與蘇正文說了回南陵的事。

蘇正文有些意外,“這麼快就走?”他還想再盯兒子一段時間呢。

蘇正德道,“長生隻請了一月的假,學裏先生再寬和,遲遲不歸也是不美。況且這孩子心裏掛念著學業呢!”

蘇正文一想,年輕人知道以學業為重是好事,便也沒多說什麼,想了想又道,“我跟你們一起走吧!”

蘇正德吃了一驚,“難得父子團聚,二哥為何不多留一段時日、享一享天倫之樂?阿琛應該也盼著多盡點孝心……吧?”

你這個“吧”是啥意思?蘇正文知道這堂弟腦袋偶爾會少根筋,也沒跟他計較,擺手道,

“幾十歲的人了,又不是沒斷奶的娃娃,再說有大哥看著,阿琛不至於行差踏錯。如今茂謙有了好親事,我也不擔心他再受虧待。你嫂子還不知怎麼樣了呢,爹年事已高,離得太久我也不放心。”

蘇正德又勸了幾句,蘇正文還是不肯改主意,隻好暫時作罷。等蘇正良叔侄下衙,蘇正德便去辭行了。

登船的日子定在九月二十二,在離開的前兩天,寧氏留在京中的一位楊嬤嬤過來給未來七少奶奶請了一回安。

除了送些京中時興的小玩意兒,楊嬤嬤還奉命給蘇沁普及了一下京中人物關係,先說的是平陽伯府,這第二個嘛,就是定國公府了。

蘇沁也機靈,不動聲色地從她口中問出了不少柳氏的事,而後就歡歡喜喜地回家啦!

九月二十二,城外十裏亭。

蘇惟琛父子似乎在聽蘇正文低聲交代什麼,蘇正良在同蘇正德說話,蘇惟生則被阿丹跟阿絳拉到了一邊。

有一起幹過架的交情,這兄弟倆也來送了一回。夏禮青身為世子,一舉一動太過惹眼,因此今日並未前來,隻私下備了份禮,與定國公府的程儀一道送到了蘇家。

阿絳哭唧唧道,“惟生,你可要早些考中那勞什子的舉人,早些進京,不然我這日子真是沒法兒過了!”

阿丹深以為然地點頭。

也不為別的,阿絳跟弟弟阿素前幾日就搬進了定國公府,定國公公務繁忙,就把這兄弟倆丟給了夏義柏和夏禮青。

叔侄倆雖也有各自的差事,卻也沒耽誤為他二人製定了嚴格的計劃表:每日五更就得起床,不光要習武,還得背四書五經加什麼雜七雜八的史書,每日的任務完不成,還得受罰。

天地良心,從前在家裏的時候,就是有個得寵的後娘也沒這麼慘啊!

可自從進了府,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水深火熱!

至於阿丹麼,做二哥的,要不要以身作則?功課也比從前多了好幾倍。

三人不是沒抗議過,夏禮青齜出一口白牙,“要不要我去問問蘇祭酒,平日你們在學裏是怎麼混日子的?”

阿丹他們跟蘇茂謙兄弟同在國子監念書,不過由於身份不同,前者是在國子學,後者是在太學,都隸屬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