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興許也是受了姻親的牽連,不得不故意如此行事。”
蘇惟生不動聲色,“姻親?”
“上一任定國公娶的是……忠毅公淳於大人的嫡長女。忠毅公的父親也是開國功臣,原是太祖幕僚,致仕前是內閣五輔之一,與太祖同一年去世。忠毅公有父輩提攜,自身也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不到五十就做了戶部尚書,與定國公府一文一武,門當戶對。”
可惜定元四年,淳於家背上了通敵的罪名,先帝震怒,舉朝上下帶頭說情的都受到了牽連。所以最後淳於家被滿門抄斬,作為淳於鋒女婿的定國公、當時還隻是定國公世子的夏仁鵬,也沒少吃掛落。
“淳於氏離府清修之後,夏仁鵬扶了一名妾室當平妻,就此沉寂下來,變成了後來的樣子。定元十三年,第二代定國公過世,夏仁鵬做了國公。”
“上一任定國公竟然有平妻?”蘇惟生有些詫異,本朝納妾沒有限製,蓋因太祖本人性子就比較風流,但平妻……
《戶婚律》是不允許兩頭大的,太祖對正妻文睿皇後也一向敬重。
杭知府嗤笑道,“這天下是蕭家的天下,連先帝都睜隻眼閉隻眼,其餘人還敢追究麼?那位的性子可不如當今溫和!當時聖意如此明顯,他又如何敢將罪臣之女淳於氏留在府中,惹帝王厭棄?”
蘇惟生默然,沒有休妻另娶,上任定國公已算得上情深義重了,太夫人沒嫁錯人。
“上一位定國公四子二女,長子次子為淳於氏所出,三子四子都是從那平妻肚子裏爬出來的。三子夏義楠六歲就被封為世子。隻是淳於氏娘家平反、重回定國公府後的第三年,也就是熙和元年,夏三爺因大不敬之罪被新帝褫奪世子之位,緊接著現任國公夏義鬆以嫡長子之身得封世子。熙和三年,上任定國公夏仁鵬在陪同聖上狩獵時遇上刺客,因救駕而重傷,過了十來天人就沒了。如今的定國公就此上位。”
“因救駕而死,定國公府想必更受寵了吧?”
“不錯。”杭知府歎道,“在先定國公手裏丟掉的五軍都督府中都督之職,又重新回到了現任定國公的手裏。”
五軍都督府,分為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後軍,由中軍都督總領,直接對皇帝負責。
“其嫡親弟弟夏義柏為五城兵馬司南軍右副統領,位居從三品。長子夏禮青五年前得封世子,並在世家子弟的大比中被欽點為禦前侍衛。”
“杖斧之臣,不外如是啊!”蘇惟生歎息一聲,“那定國公其他的兄弟呢?”
杭知府道,“成王敗寇,你以為呢?”
蘇惟生道,“無外乎奪權、軟禁、送走這三種法子。”
杭知府點頭,
“定國公四歲失去外家與親娘庇佑,還能護著親弟在府裏毫發無傷地長大,心機城府缺一不可。這樣的人,是不會對庶出兄弟趕盡殺絕、授人以柄的。前世子夏義楠因大不敬已被流放南服荒島,定國公府六爺夏義柯如今也在府裏,隻是鮮少露麵。那兩個庶女也早已出嫁,我不太了解。至於定國公府的小輩,我也是聽你伯母說的。”夏六爺即先定國公第四子,在夏家族中排行第六。
定國公三子二女,其中長子夏禮青與幼子夏禮朱、幼女夏三小姐是嫡出,其餘皆為庶出。
夏義柏一子二女,隻有兒子是正室所出。另外,夏三爺與夏六爺的兒女也被定國公一同養在府裏,照蘇惟生看來,應該是為名聲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