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正德道,“太夫人興許是真心認我,定國公府的其他人嘛,就未必了!”
蘇沁歎了口氣,“我看他們的態度,倒像把咱們當成了打秋風的窮親戚。”
蘇正德讚同道,“阿青倒還好,夏二老爺的態度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因為突然發現定國公世子就是五年前的救命恩人,且白日裏夏禮青待自己一家更為親熱,他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表侄的印象好得不得了。至於那位表兄麼,雖然言語間頗為爽快,他總覺得對方眼裏透著兩分疏離。
蘇惟生無奈——爹什麼時候能改掉先入為主的毛病?難道他沒看出那位定國公世子麵上親近、實則暗藏衡量與算計的目光嗎?兩家隻是初見,夏二老爺那態度才是正常的好不好?
當然,夏禮青畢竟救過他爹的命。況且做了世子的人,多為定國公府考慮也是應有之義。
“夏家這時候來人,定然是要留下來過年的。左右您也沒打算攀什麼高枝,何必管他什麼態度?隻要將他們當尋常親戚那般招待,不失禮就成,倒也不必太過小心。有什麼目的,到最後自然會露出來!”
蘇惟生知道這些貴人,你越阿諛諂媚,人家就越不會將你放在眼裏,要是不卑不亢將之當做尋常親眷,人家反而會高看一眼。
當然,如蘇正德夫妻這樣的人是不會故意反其道而行的——他們本就是無欲無求之人,管你多大的官兒,我又不求你辦事,巴結個什麼勁兒啊!
要是夏義柏聽到這番話說不定得氣死:什麼目的?我進屋就說了好不好,合著你根本沒聽見啊?
第二日晌午,客人都歇息好了,雲嬤嬤才把另一名仆婦帶到周氏麵前,
“太太,這是太夫人專程送來伺候小……蘇老爺的,做得一手好藥膳。奴婢問過梁老太太,說可以吃一吃,有助於傷口的恢複。”
蘇正德怎麼說也是三十多的人了,“小少爺”三字聽得實在有些……便勸著雲嬤嬤改了稱呼。
他念著這是太夫人身邊的老人,親堂姐又為自己送了命,原想讓她直接叫自己名字的,無奈雲嬤嬤死活不肯。隻好退了一步,讓她跟旁人一樣喊“老爺”就成。
那仆婦雖姓嚴,臉上卻時時帶著笑,所以即便顴骨有些高,也沒顯出刻薄來,
“見過太太。”
周氏知道藥膳,
“長生不知從哪裏尋的方子,跟梁太醫商討過擬了一張食譜,張媽每天就照著那上頭給老爺做呢!我是不懂的,嚴媽媽就跟張媽商量著辦吧!”
嚴媽媽爽快道,“行,回頭我與張妹妹合計合計!”
雲嬤嬤大奇,“表少爺還懂這些?”
自家兒子啊?那必然是說不盡的好處!周氏笑意合不攏嘴,
“我這兒子比閨女還貼心呢!他爹用的方子、藥材,平日裏再忙都要親自過手的,不知往外頭尋摸了多少東西回來,就為了給老爺補身子!”
嚴媽媽也湊趣道,“聽說表少爺還是個秀才,年紀這麼小的秀才當真少見!”
“這孩子,從小就會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