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氏的心思,回博陽第二天杭知府就跟萬氏說過了。
照她看來,其實四個少年裏論門第最合適的是蘇茂謙,畢竟其父已入了翰林,是正經的官家子弟了。
何軒畢竟出身商賈,曹承沛倒是農籍,家底卻太薄,資質也一般,若在科考中遲遲不能再進一步,終究還是要回縣城的。林鈴的親爹還在那兒呢,萬一被那家子纏上……
萬氏光想想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純粹是惡心的。
可蘇茂謙本身沒什麼問題,但受丈夫信中所托,她在京中就找人打聽過蘇翰林家。
除了這個長子,人家另外還有兩兒一女,幼子幼女是一對龍鳳胎,寵得跟眼珠子似的。
翰林太太莫氏據說也是個精明人,林鈴那性子若真嫁了進去,還不知如何被捏圓搓扁呢!
關鍵蘇茂謙也不像個有決斷的人,將來怕是護不住妻子。
畢竟是疼了多年的孩子,萬氏自然要為林鈴考慮幾分。
所以夫妻二人商議過後,還是挑中了蘇惟生,一來林鈴自己喜歡;二來蘇惟生資質不凡,腦子靈活,日後必不會過得太差;三來家中條件過得去,家人好相處,蘇惟生又是獨子,不會有什麼妯娌之間的爭端。
至於掌家理事什麼的,萬氏表示:不是大問題,多陪嫁幾個得力的嬤嬤丫鬟就成!
知府外甥女與少年秀才,最是般配不過。
想到丈夫,萬氏又意味深長地提了一句,“別忘了,大嫂那邊提過好幾次讓你們母女回京小住了!”
“大嫂啊……”杭氏喃喃。
揚威侯世子夫人高氏,人如其姓,一向高高在上,在閨中時便不大將自己這個庶女放在眼裏,如今三番兩次讓她們母女回京,還能有什麼好事不成?
萬氏許是因為長年跟丈夫在任上,同婆家大嫂的關係也算過得去。但是麼,對於高氏總想與高門結親的想法卻向來不敢苟同。
揚威侯府實權在握,已算是京中數一數二的人家,再往上,便隻有公府與皇家了。
公公婆婆不願結親皇室,高氏就把主意打到了旁支和親戚家的女兒頭上。
萬氏回博陽之前,高氏已說服娘家送庶女進五皇子府做側室。不過這位大嫂並不是不講理的人,倘知林鈴有了親事在身,也不會再強求。
杭氏想到高氏,也是一陣心驚膽戰,“那麼,嫂子跟三哥提一提吧!”求親之事,自然要男方主動的。“就不知道惟生那孩子願不願意?”
萬氏不以為然,“有什麼不願意的,鈴兒沒爹,不還有個舅舅麼!憑你的身份,也不至於辱沒他一個農家子。”
杭氏訕訕,“嫂子還是這樣直白……”
沒爹什麼的,私下說說就好了,那狗東西還活得好好的呢!
萬氏冷笑一聲,“實話實說罷了!等兩個孩子的事定下來,再讓你三哥通知姓林的一聲就成了,我就不信他敢有異議!”
混賬玩意兒還敢怨怪自家不肯提攜!
眼下沒半點能耐就敢欺負小姑子,倘哪天真發達了,豈不是要把人踩進泥坑裏?丈夫說了,有他在一天,姓林的就別想出頭!
所以到了下個休沐日,蘇惟生又被拎到了府衙,杭知府從來就不是拐彎抹角的人,把兒子和下人全部趕出書房就直接問道,
“家中可曾為你定下親事?”
蘇惟生還以為要說逃犯的事呢,聽到這話一愣,“沒有啊!”
當初家裏過成那樣,誰會跟個一窮二白的病秧子訂娃娃親哪!
“那,你對自己的親事可有什麼想法?”
想法?蘇惟生還從沒往這上頭想過,畢竟大魏男子十八才能成親,自己還早著呢!又要讀書又要操心家裏的事,哪有功夫風花雪月。
“大人,晚輩還小呢!”杭知府怎會突然提起這個,難道……
“又不是要你立即成親,若有合適的,先定下來也未嚐不可。”
合適的?
“大人是說……鈴兒妹妹?”蘇惟生頗有些小心翼翼。這位跟前不就一個林鈴麼,總不會是杭家庶女。
聽杭君諾說過,他庶妹這次被老夫人留在京裏,大抵就是要說親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