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費用辦完手續,江訓導就給了他們一本入學手冊,想了想,又交代一名姓姚的齋夫帶幾人在府學裏四處轉轉,明日正式入學。
姚齋夫見幾人都不內宿,還有些奇怪,“幾位公子都是府城人?”
何軒指了指嶽西池,“就嶽兄是,我們三個都是平寧縣人,不過在府城有住處而已。姚齋夫怎的問起這個?”
姚齋夫笑著道,“這不是學裏還空著好幾間院子嘛,都是給外地的生員住的。”
空置的是六間上舍,每間一個月一錢銀子,一年就是好幾兩呢!住的人多了,他們這些齋夫才能多得賞錢,因此姚齋夫頗為肉疼。
見四人都低頭憋笑,姚齋夫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把心中所想說出了口,頓時麵露尷尬,
“那個……不說這個,我給幾位公子說說府學的情況吧!”
蘇惟生卻不以為意,當即掏出個荷包遞給他,“有勞姚齋夫費心了。”
後者頓時喜笑顏開,介紹起來也用心了許多。
本朝府學是官學,不設山長,共有正八品教授三名,從八品訓導六名,都是正經的舉人出身,平日由教授統管學中諸事,遇大事再稟告從六品學差。
另外學中還有兩名地位特殊的夫子,一位姓曲,一位姓杜,都是六十多的高齡了,隻因身有宿疾,才提前致仕回鄉。
許是因為再無案牘之勞行,回鄉後身子又奇跡般好了起來,閑得無聊,便索性應杭知府所請到了府學任教,雖無品級在身,卻無人敢輕視。
曲夫子致仕前是東臨郡從三品參政,教的是律法,杜夫子則是從四品國子監祭酒,教的是策論。如今二人的子孫都在外為官呢!
府學課程分兩種,上午是經史子集,下午則是禮、樂、射、禦、書、數等君子六藝,後者由學子自行選擇要學哪一門,當然,不學也沒人說你什麼。
另外上八休二,即每上八天課就可休息兩天,逢節慶也是要放假的,如清明中秋重陽等。此外每年五月及九月也有一個月的假期,民間通常稱為“農忙假”。
“至於我們這些齋夫麼,”姚齋夫說得口幹舌燥,“負責清理教舍以及各公共區域的灑掃,學子們住的校舍由他們自行解決。”
府學內設有食堂,飯食價格有高有低,費用也由學子自行承擔。廩生可將每月的廩米領了交給食堂,隻花菜錢,能省下不少花銷。
“不過咱們學裏每個月都有統一考試,前十名有獎勵,第一名十兩,後麵的以此類推。隻是學堂裏分為甲乙丙三班,諸位公子剛剛入學,都是在丙班。五月放假前有一次期考,若排名靠前,十月裏入學就可往上升一升了。期考的獎勵要多一些,前三十名都有獎勵,頭名可得銀三十兩。”
曹承沛咋舌,“月考和期考,都是三個班一起考試?”
“對,”姚齋夫點頭,“聽別的公子們提過,考題都是一樣的呢!”
曹承沛垮下臉,那獎勵估計他是沒份了。每個班三四十人,甲班更是有望參加秋闈的學子,就他那吊車尾的名次,能考得過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