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嶽陽樓的緣分
楊雨 文
有一種緣分,叫作我和嶽陽樓的緣分。
已經記不起多少次登上嶽陽樓了,也想不起第一次登樓是在哪一年,但是“最重要”的那幾次在記憶裏一直清晰如昨。
初三那年,學校組織春遊,第一次“長途”旅行離開本市到了嶽陽。那次旅行沒有多少關於嶽陽樓的印象,但記住了君山上柳毅井和小龍女的傳說,現在想來,大概恣意的青春裏隻能留得下對愛情的期待。
很多年過去,我從上海求學回來,任教於中南大學文學院,帶著一群熱血沸騰的大學生組建了中華經典吟唱團。2015年中秋節,我們舉辦了兩岸四地大學生中華經典聯吟大會,在中南大學的團圓晚會結束之後,我們帶著參加聯吟大會的高校師生百餘人來到了嶽陽,港澳台的大學生大多還是第一次來到嶽陽樓。
那天下著雨,可是似乎沒有人在意雨水帶來的旅行的不便,當我們聚集到嶽陽樓下的時候,大學生們自發地圍成一圈,吟唱起了《嶽陽樓記》,當唱到“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時候,很多台灣地區的學生瞬間熱淚盈眶——後來,他們說,以前在課本裏讀到《嶽陽樓記》,並沒有太深刻的感受,但是當他們親身來到嶽陽樓,在這樣“淫雨霏霏”的日子裏,再次唱起熟悉的文字的時候,突然就覺得,他們有了回
家的感覺……
那次嶽陽樓之行後,《嶽陽樓記》成為了中南大學中華經典吟唱團的“團歌”。每年一度的兩岸四地大學生聯吟大會,《嶽陽樓記》的吟唱就成了經典保留曲目。
2021年春節,百家講壇《迎春話名聯》係列節目邀請我主講其中的兩集,我首先就想到了嶽陽樓最著名的那副長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楊(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在準備講稿的過程中,因為我手頭關於這副長聯的資料有限,於是我撥通了嶽陽的好友萬嶽斌先生的電話,一方麵請他幫忙請教當地的文化專家看是否有相關的文獻,另一方麵還想請他實地去拍下長聯的照片,因為各類出版物中對於長聯的記載個別字是有出入的。
萬嶽斌先生非常給力,不僅給我快遞了文獻資料,而且第一時間再次去了嶽陽樓,拍下了這副長聯的原件發給我。
一座樓,一篇記,一副長聯,牽係了悠長深厚的情誼。
當我再次“有目的”地登上嶽陽樓的時候,是因為和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合作撰寫講述詩詞中的嶽陽樓曆史的兒童繪本。
我對編輯曉銀說:這是我第一次創作繪本,這和以前以學者的身份、以普通遊客的身份去嶽陽樓是不一樣的。要對孩子們負責,所以我要再去一次嶽陽樓,以不同的視角再去找找感覺……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跟嶽陽樓有著或深或淺的緣分。
但是,像我這樣,在嶽陽樓裏書寫著青春的躁動、尋根的熱切、文化的思考、友誼的純粹,以及對未來的期許的人,或許並不太多。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相信,有些緣分,是獨一無二的。
楊雨,字涵青,湖南長沙人。華東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南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南大學中華經典吟唱研究與傳播基地主任,中國屈原學會汨羅屈原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研究員。曾多次主講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擔任《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等節目常駐點評嘉賓,著有《屈原傳》《李清照傳》《楊雨說詞》《美了千年》《楊雨講詩詞故事》等二十餘部作品,致力於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楊飛,吉林雙遼人,畢業於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北京漫畫學會會員、廣州動漫藝術家協會會員。原創繪本《小山雀的勇氣茶館》獲中國動漫金龍獎繪本漫畫金獎、入選“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繪本《我的家鄉十八洞》獲
張天翼兒童文學獎、入圍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紅色動漫獎;《半條棉被》青少版、繪本版入選山東省“紅色經典”閱讀活動書目、入選2021年“湘版好書”;小說《馬蘭的孩子》獲“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丙烯畫《小豬拉沃爾08》入選第五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