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內憂外患(1 / 1)

關西郡,此處是大夏王朝的西北邊塞之地,是整個帝國與鄰國接壤最長的一個郡。這也意味著這個地方連年的戰火不斷。兩年前,趁著新帝登基,帝國內部不穩之時,西邊的大齊帝國突然從關西郡大舉進攻,一度逼近了國都。同年,黃河下遊決堤,大半個河東平原受災,整個帝國最大的產糧區今年顆粒無收,同時帶來的還有180多萬受災群眾。要知道,整個大夏王朝登記在案的人口也不超過1000萬戶,整整占了整個國家的五分之一了。

在這關鍵時刻,新帝登基,雷厲風行的下達了幾條政令。

召全國之兵,集合於京城,與齊國作戰,勢必將敵國擊敗。召集河東災民,凡15歲以上男性,皆前往前線充當隨軍人員。同時對於其他地方征加賦稅,以充軍費。

如此一來,外憂內患同時得到解決。隻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

政令發布一個月,舉全國之力,京城浩浩蕩蕩的彙聚了15萬大軍,60多萬隨軍役從。同時,天下的糧草軍械也在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隨著一切的就緒,大夏王朝的反攻也隨之開展,向西不斷收複關西失地。

此戰打了兩年之久,雖然新帝的政令表麵上緩解了大夏帝國內憂外患的複雜局勢,卻也留下了諸多問題。河東受災區始終沒有治理。雖然帶走了青壯男丁充當隨軍人員,給了他們一口飯吃,可留下的老弱婦孺呢?這兩年整個河東荒蕪千裏,屍橫遍野,慘不忍睹。不是不治,實在無力。前線戰事吃緊。

其他地方的農民也是苦不堪言。本來一年到頭日子就勉強混個溫飽的他們,背上了更沉重的人頭稅。現在更是連孩子都不敢生了,因為人頭稅的起征年齡下調到了3歲。眾所周知,3歲不可能有任何勞作能力,所以就是變相的加收在成人身上的稅種。導致很多人不敢生孩子,或者生下來的孩子直接溺死掉。即便是這樣,生活依舊是不堪重負,碰到像河東一樣的大災之年更是不敢想象。

在這樣舉全國之力的情況下,戰爭也持續了近兩年,才陸陸續續收複大部分失地。大齊王朝因補給線太長才陸陸續續的後退,他們也知道發生在大夏王朝的天災,所以才趁此機會出軍的。

大齊王朝位於大夏王朝西北側,南邊是成群的山脈,錯綜複雜。北方由於降水少,大片草原荒漠交錯著。雖然國土麵積和大夏王朝相當,但人口隻有其一半。而且耕地麵積也少的可憐,隻有黃河流經的兩側才有足夠的水資源耕種。麵對隔壁帝國日益壯大的實力,大齊王朝深知不能坐以待斃,選擇這次天災主動出擊。前期勢如破竹,幾乎拿下了整個關西郡,形勢一片大好,可隨著戰線的推進,後勤補給線也越來越長,本就薄弱的國力根本難以維持,麵對大夏王朝的反攻也不得不一步步收回戰線。雖然沒有一步拿下,但還是沒有收兵,跟大夏王朝打起消耗戰。

此時,兩個王朝都是強弩之末,就看誰能撐的更久了。大齊王朝知道,隻要撐到大夏內亂,就可以長驅直入,一舉拿下大夏京城,從而吞並這個東邊富饒的國家。

而大夏王朝雖然將敵軍擊退至邊境,可敵軍一直在邊境虎視眈眈,不得不大量駐防以拱衛京城。而大量駐軍每天糧食的消耗量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黃河水災遲遲沒有治理,人民更是不堪重負。麵對這種局麵,大夏王朝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擊垮這支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