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清想起那風姿綽約的世子爺,心裏替他委屈,她跪在佛祖麵前:“信女無他想,隻求佛祖保佑世子爺過得逍遙自在!”

住在王府裏,三皇子是不敢輕易就帶著榮安去找無冶了。他怕自己沒把榮安塞過去,反倒賠上自己。

而無冶煩見他們,也整日住在別苑沒有回府。

但總這樣也不是辦法,這日,三皇子便帶著榮安找上了王妃,提議道:“本殿下初來福寧府,還未和知府他們見過,不如過幾日,本殿借著王府寶地,辦個宴席,請知府過來一聚。聽說閩越這邊最多大宗族,不如順便也請來,也顯得熱鬧。”

三皇上算盤打得好,他盤算著哪怕攀不上閩越王,但能讓當地氏族都歸順於他,也是不錯的選擇。爭儲,除了手段人脈,還要錢,閩越這邊易守難攻,雖然崇山峻嶺多,但是做生意的更多,富饒的很,讓閩越這邊富商支持自己,那便是源源不斷的錢。

王妃自然是不會拒絕的,她當下就擬好了名單給三皇子過目,還和他介紹起各大家族,顯得極其的有誠意。

三皇子很高興,他覺得自己父皇真是多慮了,才整日防範著閩越王。如今他來這一看,這一家子人都單純的很,遲早能被他收服到自己麾下。除了那個王世子有些讓他難以忍受以外,一切都往他想象地發展著。

左右準備了幾日,各家各戶,在福寧府有臉麵的家族都收到了請帖。

閩越王不怕三皇子打算拉攏各家族的動作,他剛好也想趁機看看,誰有異心,早日防範總比以後被人背後捅上一刀的好。

無冶也沒閑著,自從他決定好好為自己拚一把,他便和無畏進了海防,開始收攏人心。畢竟那些用性命拚搏出來的真漢子服氣地是閩越王,卻不會是王世子。

閩越地界有三多,鹽商多、茶商多、倭人多。

閩越靠山吃海,山上種茶,出海捕魚,而附近有個琉球島,倭人資源少,吃不飽,最早會搶海邊漁民吃食,後來漸漸發展成了海盜,搶漁船和商船。

最早的閩越一盤散沙,除了要對付海盜倭人,因為山多地少,各族之間也常常會發生宗族械鬥。在這裏宗族勢力強大,是不容易被撼動的。

直到閩越王上兩代接管了這處,才慢慢將此地啃了下來,建立海防,管理宗族。所以,皇帝防著閩越王,卻動不了閩越王,現在隻能拿婚事來惡心閩越王。

閩越王也是不想自己兒子再過他以前那種出生入死的日子,這才一再朝朝廷退步,而且最初兩夫妻想著,找個京城貴女總比在這蠻荒之地找的媳婦要好吧。

閩越王妃不是閩越人,她是閩越王還是王世子的時候,閩越王偷跑去嘉峪關當兵認識的。是守護嘉峪關的王老將軍之女。因為王妃是武將之女,從小就是隨著父母在邊關長大,是邊關有名的女將。兩人從互不服氣到看對眼,再到要成親,真是急煞老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