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何時再見(1 / 2)

月考成績公布,毫無意外,秋婉玥除數學外,各科成績優異,老冤家尚未棄她而去,勉強越過及格線,總成績年級前二百,足以向父親交差。秋鄭華對她的期望不言而喻,考入本市最頂尖的法學專業院校,女承父業,將來能接手他的工作,不枉費他多年的心血和努力。在她幼年時,父親常常把她帶去事務所玩,儼然成為那裏的小公主,叔叔阿姨們都很喜歡她,爭相疼愛,給她買零食和玩具。那段時光,她對事務所環境也頗感興趣,各種條條款款,周末的模擬法庭……大人們一致認為她長大後會繼承父親衣缽,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但如今,她有著不可動搖的理想——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她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和父親溝通大學專業的事。

她仔細掃過整個成績單,夏言風這次考試成績並不理想,總成績排名年級六百左右。前陣子,她去辦公室抱數學練習冊的時候,聽於老師提到,夏言風除英語外,其他學科成績都比較優秀,整體水平應該是年級前兩百。不過,夏言風來到這個新環境不久,考試失利倒也情有可原。但令她費解的是,夏言風除數學課堂外,其他學科他基本都不聽講,總是盯著窗外發呆,作業完成得馬馬虎虎,這應該是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和其他學科發揮失常相比,夏言風數學成績卻異常耀眼,黑亮亮的滿分,並列年級第一,同學紛紛投去欽佩的眼光。他卻淡然待在座位上,不為所動,甚至都沒上前查看排名表。夏言風轉動手中的鋼筆,數學滿分也好,其他學科不盡人意也罷,似乎與他毫無相幹。

盡管這次月考夏言風發揮不佳,但秋婉玥依然由衷佩服他。他孤身一人,從偏遠的小鎮來到這個陌生城市,麵對背後的論長論短,飽受同學的排擠孤立,仍然能夠在數學考試中取得滿分,著實令人心生敬意。她深信,夏言風能夠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拋卻一切負麵言論,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在下一次月考中,發揮出真正的實力。

她注視著夏言風的背影,深知世事並不總是公平。鄉村的教育資源匱乏,經費有限,學校條件艱苦,教師隊伍短缺。倘若夏言風和她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不可否認,他將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隔壁的“淩誌班”才是他的歸屬。

在她的記憶中,有一個鄉下的朋友,小時候每逢過年,她都會跟隨父親回老家,那是她在老家唯一的夥伴,比她年長五歲,總愛紮麻花辮,秋婉玥親切地稱她阿霞姐。有一年的除夕,父親駕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碎石路上,路過阿霞姐家的時候,透過車窗,她看見阿霞姐背著竹簍,站在自家屋簷下,準備前往田地裏幹活。一看到秋婉玥家的車,阿霞姐便趕緊放下竹簍,微笑著朝她揮手,她讓父親停車,她要陪阿霞姐去田地裏,順便從車裏拿上給阿霞姐準備的新年禮物。阿霞姐從來不讓她幹農活,隻是希望她跟在身後,聆聽阿霞姐講述這一年來發生的事情。那年她十一歲,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沒有什麼煩惱,每天的任務就是上學、放學、學鋼琴、練舞蹈、假期母親帶她全國旅遊……她認為,這個年紀的小孩兒都應該天真無邪、快樂安逸,分享的故事也應該是美好有趣的。但阿霞姐卻不同,她的故事大多充滿憂傷和苦悶,秋婉玥的出現是阿霞姐為數不多的快樂來源。她們一起點燃爆竹,放煙花,還有仙女棒。她們最期待的時刻是除夕夜,在那個寒冷的夜晚,她倆悄悄溜出家門,相約去後山等待新年的鍾聲,然後一起放飛孔明燈,迎接新年的到來。在通往田地的泥濘小路上,據阿霞姐講述:夏天時,爺爺在山上砍柴時摔斷了腿,奶奶眼睛患有白內障,四肢又不靈便,無法獨自完成農活,隻能在家照顧臥床的爺爺。父親則在前些年因肺癌去世,家裏積蓄早已用光,還欠下了一大筆債務,媽媽為還債遠赴外地打工,已有兩年未歸。因此,她成為家中剩下的唯一勞動力。所以,今年她需要做的農活增加不少,放學後要去山上放羊,順便割豬草,回家後還要和奶奶一同準備晚飯,吃完晚飯再去喂家畜。她不想再去學校,倒並非是討厭學習,而是沒有足夠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為此,她頻繁受到老師處罰,令她感到苦惱不已。再者,考慮到家裏的經濟情況,幾乎不可能支撐她上大學,不如待在家裏多做些農活。不過,她準備輟學的計劃卻遭到爺爺奶奶的反對。她隻能寄望早日成年,然後去城市打工,與媽媽一道努力償還債務,減輕家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