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載時光的日積月累,項籍不受理想鄉靈氣匱乏的約束,將修為提升至築基巔峰,即使是在外界也可稱為登堂入室,此後再修行吐納隻覺滯澀。
無從判斷瓶頸是因為理想鄉的桎梏,還是靈氣濃度的限製。畢竟叔父的起義籌備事業正如火如荼,項籍也不好貿然請辭去靈秀之地驗證自己的猜想。
好在餘下的時間可以用以整理和彙總自己的收獲,項籍也不至於虛度光陰。
零零碎碎的丹藥已經被他或服用或贈送消耗殆盡;而各類效用不同的符策倒是留下不少,被整理好裝在百寶囊。
很可惜儲物戒指帶不入理想鄉,收獲可以說損失上百倍不止,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此時的項籍還對此一無所知。
至於秘籍,黃級幾乎占據了絕大多數,看來即便是元嬰境界以上的修行者散修也大多不富裕。
後來項籍把這些都拿去換得了一門玄階巔峰的《百鳥朝鳳槍》和一冊冶煉秘法作為添頭。
換給項籍《百鳥朝鳳槍》的是一個墨杉劍修,不善言談卻字裏行間都對這本戰技很是推崇。據他所說,這本秘籍是他沉迷鑽研戰法的師叔所著。
這本戰技不僅與有白馬銀槍之稱的戰宗趙子龍的成名絕學名字相同。實際上這就是這劍客的師叔曾約戰張繡後不眠不休半年有餘參悟出來。
張繡有\\u0027北地槍王\\u0027之稱也是得了\\\"蓬萊槍神\\\"的童淵的真傳。
而那位赫赫有名的趙子龍就是他的師弟,論及對於這門槍法的領悟張繡甚至還勝過趙雲一籌。
若不是這位師叔對槍法隻停留在觸類旁通的水平,這門草創的槍法絕對不會止步於玄階巔峰。
不過話說回來,若是真成就了地階槍法,哪怕他們劍修一脈鍾情於劍也不會簡簡單單換給了項籍。
畢竟玄階和地階不可同日而語,拿它與別派換成劍法秘籍才不算墮了地階戰技的身價。
讓一個疏於交際的劍客說這麼多實在是不容易,可惜項籍內心毫無波瀾,因為他完全不明白趙雲是何方人士,不得不說這劍客一番說辭卻是付之東流了。
好在項籍對槍法情有獨鍾,黃階秘籍留在手裏也沒用處,他又想到自己還收藏了老人那把由奇異金屬鑄造的幽色長刀,在劍客又付出一本鑄造冶煉方麵的秘籍後,總算是達成了共識。
終於不必軟磨硬泡的劍客也是鬆了口氣,要不是他們宗門近日招收大量弟子缺少足量的黃階秘籍,他寧可把師叔編的秘籍留作收藏。
項籍謄抄下那本暫時無從修煉的魂技《魔音貫耳》,將之換給了一位魂力修行散人,換成了練體修行者用的地級鑄體功法 - 《九鼎塑金身》。
項籍修煉這本仿佛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功法後如獲至寶,這本功法取夏禹鑄九州鼎鎮天下之意境,引動壓力凝成鼎形錘煉身體。
項籍把功法凝成的虛鼎附著在千斤實鼎上,即便忘我修煉也不擔心叔父起疑。
項籍步踏罡鬥,腳踩七星,一套粗淺的鑄骨拳法施展的飄逸灑脫,既有千鈞的威猛,又不乏機巧的靈動,揮灑間有勁風獵獵作響。
至於獲得的兵刃器物,項籍將其全部熔煉,鑄成一杆通體黑色的槍身,由於融入各種金屬,兼具韌性和硬度。
而那柄法器級別的刀本性過於嗜血,和項籍自身相性不符,項籍忍痛將其用月餘時間煉成鐵水,幽色的薄刃刀竟化為血色的鐵汁。
項籍將它倒入模具,精鐵打造的模具也難以承受鐵汁那般高溫,項籍趕忙以自身大量血液進行淬火,方才使其稍冷卻,又是七七四十九天的錘煉,終於打造成槍尖。